人民网>>财经

  

郑州创造 名扬四海(丝路故事)

本报记者  戴  鹏  王汉超

2014年11月2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随着一声声嘹亮的火车鸣笛声,来自中原大地的郑欧班列从郑州出发,一路向西,驶过古老的丝绸之路,牵手欧洲……

  看到郑欧班列顺利开出的一刹那,班海波的脸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班海波,在郑州打拼创业多年,现已是郑州傲世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傲世生产的办公器材,远销欧美、中东的很多国家,在有的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达60%。”郑州这座城市所具有的智慧与开放,是他留在郑州“生根发芽”的主动力。

  与班海波一样,郑州这片沃土,也成就了来自湖南的张年青。

  1995年,张年青来到郑州创业。从最初的窗帘零售小门面到如今著名的出口型企业,他在郑州开创的“名扬窗帘”,得到了众多欧洲人的青睐。

  张年青说,当丝绸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欧洲,它所带去的,不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在此启发之下,把“窗帘”当成“丝绸”的化身,张年青做企业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当听说郑州要开通直通欧洲的货运班列时,张年青有点不敢相信。直到第一班郑欧班列有四个集装箱里装满了“名扬窗帘”,一路畅通无阻前往欧洲时,张年青才体会到,郑州把众多企业家多年的国际梦变成了现实。他感叹道,这条铁路大通道,来得正当时。

  现如今,在郑欧班列每周两班常态化开行的带动下,平均每月都有近50个集装箱的“名扬窗帘”被载往欧洲市场。有资源、有文化、有交通、有政策,郑州让张年青对未来事业在海内外蓬勃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郑州干事业,心里无比的踏实。”张年青说,郑州正如他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张骞一样,顽强拼搏、开放创新、着眼长远,这是丝绸之路精神最好的体现。在这样的精神带动下,众多郑州“创造”,必将名扬四海。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5日 13 版)
(责编:杨曦、乔雪峰)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公务员月入5千养娃难公务员月入5千养娃难
  • 天价超生罚款或难再现天价超生罚款或难再现
  • 盘点A股的明星股东们盘点A股的明星股东们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