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中国力量助推新兴经济体发展脱困【2】

2016年04月24日02: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中国经验对新兴经济体的启示(大家手笔)

林毅夫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已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称道,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学习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经验,有些国家甚至开始按照中国经验来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经济发展方案。鉴于此,有必要探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经验是什么;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其中发展得比较好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哪些经验具有实质性借鉴价值。我认为,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至少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正确认识自己,也正确认识别人。所谓正确认识自己,就是客观全面地了解本国的基本国情和条件,包括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禀赋条件;也要了解过去和现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等等。所谓正确认识别人,就是对世界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出系统分析,并对本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可比性、差异性、互补性等作出客观判断。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和相对价格,或者说对不同国家的相对比较优势及其阶段性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是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基本前提。

其次,在确立以上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制定适合本国的产业政策。好的产业政策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而且升级的产业必须符合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这样生产成本才能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等条件普遍不好,行政管理效率普遍不高,导致企业经营的交易成本高。只有把交易成本降下来,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才能提高竞争力。怎么降呢?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行政效率的改善工作需要政府来做,但政府的资源和行政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采用产业政策。好的产业政策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根据所要发展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需要,把工业园区或经济特区办好,让所要发展的产业在整体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能够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迅速形成竞争优势。如此,一边快速发展,一边逐步完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就能积小胜为大胜。

最后,在正确认识自身比较优势和积极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注意吸取两种发展思潮的教训。一是吸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结构主义思潮的教训,因其带来发展中国家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吸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教训,因其片面地、激进地反对政府在经济结构变迁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造成一些市场失灵问题难以解决。要想让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既要有“有效的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根据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决定其相对价格,从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好“有为的政府”作用,以克服市场失灵,破除制约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软硬基础设施瓶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对上述两种发展思潮教训的总结,也是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新兴经济体而言,能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经验中学到的精华也在于此。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王政淇、刘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