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青海三江源建生态补偿范例 为大自然“养颜”

李  珧
2016年08月23日07: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藏羚羊

  三江源风景

  生态补偿,就是利用经济手段来明确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

  青海省三江源区的生态补偿就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输血”变“造血”

  有人将三江源称为“大美净土”,的确,群山起伏,湖泊、小溪星罗密布,茂盛的植被以及栖居其间的野生动物让三江源集成了生态自然的所有珍稀美景,人们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三江源区对三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然而,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却十分敏感脆弱。三江源区冰川退缩、湖泊和湿地萎缩等现象不断加重,源头产水量逐年减少。同时,原始粗放的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不断恶化,“人——草——畜”之间关系失衡。

  过去,三江源的生态补偿多为阶段性政策,以项目作为补偿方式,缺乏系统、稳定、持续、有序的法律保障和组织领导及资金渠道。然而要想获得长效发展,政府就必须主动作为,提升服务能力,对补偿成效负责。201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持久、稳定的长效机制,必须充分认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

  当地政府不仅明确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还与中国工程院合作于2012年和2014年先后启动实施了“三江源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和“三江源区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文明制度设计”两个重点咨询项目。有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实地调研,明确了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三江源区的管理部门主动探索生态补偿的机制,并在探索中认识到:要想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实现由国家“输血式”生态补偿向自身“造血式”生态补偿的转变,主动寻求实施生态补偿的科学路径。

(责编:沈光倩、史雅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