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巧解三道“水难题”

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闸起步,溯流而上,山道盘旋,层峦如涛,竹柳似毯。
“这里是万亩竹柳基地。”河南省南阳市的同志介绍,竹柳根系发达,善于吸收分解重金属,是土壤、水体的“解毒高手”。种上它,等于给库区铺了一层绿色滤网。
为保一渠清水,南阳广为植绿,林地达1630万亩。然而,扛着保水重任,南阳手笔更大,正构建“深层保水”“长久保水”“合力保水”大格局。
新老产业转型升级,深层保水
在卧龙区蒲山镇,流传着一个“石灰大道”变身“月季大道”的故事。
蒲山,居南阳城北15公里,盛产优质石灰石。一条南北省道两旁,曾密布400多个石灰窑、水泥厂、钙粉厂,被称作“石灰大道”。2006年,河南省领导到此暗访,报纸记载:“汽车从马路上经过,荡起的尘土有两米多高,机动车相距5米都要开雾灯。‘家住在蒲山,一天吃块砖。’在山上烧石灰的一名当地工人笑称。”
周湾村党支部书记王丙寅回忆:“砍掉石灰窑,舍不得钱;不砍石灰窑,舍不得肺,左右为难。”拒绝污染,壮士断腕。南阳第一轮淘汰污染企业,仅周湾一个村,就炸掉112座小土窑。村民阮明强拆掉石灰窑,咬着牙借了300多万元,改建符合环保要求的钙粉厂。到2013年,南水北调工程经过蒲山,开始第二轮淘汰。没赚到钱的阮明强,含着泪水,在爆破拆除书上签下名字。
没了收入,“阮明强”们怎么办?南阳规划月季园区,引入栽种技术,鼓励合作经营,发展苗木花卉业。阮明强流转30多亩地,种上树状月季,产值已超百万元。
而今,蒲山大路两旁,山青青,天蓝蓝。被鲜花簇拥的南水北调渠水,在这儿打了一个弯,欢唱向北。
“蒲山故事”折射的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腾笼换鸟”之变。更精彩的,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扩笼强鸟”。
淅川汽车减震器公司,本是一家国营小型汽车配件厂,产品大而全,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几年,公司先后收购国内外公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发展成以生产汽车减震器、汽车齿轮、高速列车减震器及城市轨道交通减震器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年产汽车减震器2000万支,国内汽车减震器市场占有率达20%。
今年6月28日,南阳还搞起了创业大街。同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光电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纤维乙醇、全降解塑料、大颗粒金刚石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