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网红”正变成一种职业

张燕
2017年01月04日08:34 |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小字号
原标题:“网红”正变成一种职业

p62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期)

2016年12月初,拥有141万微博粉丝,以创作星座吐槽漫画而成为网红的“同道大叔”卖身了。根据美盛文化发布的公告,美盛控股以2.175亿元的价格收购包括其创始人蔡跃栋在内的同道文化股东所持有的该公司72.5%的股份。

这是继“Papi酱”之后,再一个凭借自己作品和人气获得个人品牌估值上亿的网红。此前,这位中戏毕业女孩曾经在2016年3月获得过1200万元的融资,高调开启2016的“网红之年”。

随着自媒体的繁荣、直播业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这一行业。直播平台上的主播不仅收入不菲,个别签约费甚至达到上千万。“网红”的超高人气带来的经济体量也变得相当可观,以网红电商为例,此前公布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预计,2016年网红电商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伊利2015年全年营业额。

p62-《中国经济周刊》2016 年第44 期《网络直播遭遇成长的烦恼》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4期《网络直播遭遇成长的烦恼》

“广告+电商”的商业模式

最近,《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6年最赚钱的 YouTube 网红榜单,擅长制作恶搞、惊悚游戏视频的当红主播 PewDiePie 拿下了第一名,拥有将近 5000 万用户订阅收看,一年间的税前收入达到了 1500 万美元。

根据《福布斯》公布的统计数据,视频广告分成仍然是“网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贴片广告、主播视频植入品牌内容等。2016年收入排名第二的 Roman Atwood,就得益于视频浏览量大增,收入比2015年增长了 70%。另一组 2015 年上榜的 Rhett&Link 有一半收入来自广告。

实际上,广告同样也是国内大部分“网红”最直接也是基础的收入方式。目前国内一些依靠社交平台成名的“网红”主要依靠单条推广广告。此前曾有传闻称网红“艾克里里”的微博合作广告单价接近 30 万元一条,与许多一线明星不相上下。

除却广告,电商模式是“网红”变现的另一大途径。据了解,罗辑思维通过每天推送一段60秒的语音,每天可以回复不同的关键词,获取一条链接内容,往往这个链接就在推送他卖的产品。此外,雪梨、张大奕等“网红”,不仅个人在淘宝上开店,背后还有着成熟的孵化器和供应链。

此外,粉丝打赏、会员制也是“网红”经济变现的重要模式,尤其是2016年直播行业的大发展,个别直播平台主播获得礼物价值一小时内就破千万。直播的火爆吸引来资本的青睐和布局,包括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佬都对直播带来的庞大用户流量和可能的经济效益表现出了兴趣。

“网红”捧红的产业

p63-《中国经济周刊》2016 年第18 期《人人都爱看直播?人人都爱当主播!》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8期《人人都爱看直播?人人都爱当主播!》

支付领域的完善和营销推广的专业,为“网红”的变现提供了更多便利。电商、广告、艺人成为了“网红”粉丝变现的主要途径。在经历了2015年的野蛮生长后,2016年的“网红”正在步入产业化阶段。“网红”这一新兴现象不仅催生了类似直播经济、网红孵化器等产物,同样也给修图软件、整容行业和服装行业带来了新的繁荣。

网红孵化器是伴随着“网红”崛起应运而生的产物。这些孵化器通过电商平台,将原有的“网红”个体店铺串联,进行整体经营。他们打通上游设计生产、下游推广销售等各个环节。“网红”在前端利用自身人气来维持和粉丝的高频互动,从而感知他们的消费需求;孵化器公司则在后端迅速反应,为“网红”提供生产、销售、客服等一条龙服务。

不仅如此,孵化器很多时候甚至还能充当经纪公司的角色,从零培养一名“网红”,创造出一条“保姆+经纪人+供应链”的模式。对于个性并不突出的“网红”,孵化器公司甚至还负责提供内容的产出,从微博文案到视频制作,都有专人打理,甚至有孵化器开始专门物色有条件的女生,将其量身打造为“网红”。

成长痛点:如何持续“红”

除却颜值,对于“网红”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加强个人品牌效应而不断增加粉丝黏性。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世界网红大会”上,网红商学院创始人丁辰灵表示,中国网红行业的变现能力远高于韩国、美国,但在内容制作、管理经营模式上与韩、美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内容创作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除了要有爆款的产品出来,还需要恒定的坚持,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过硬质量的内容。”丁辰灵表示,“Papi酱”能一直保持热度的原因,就在于她仍然在不间断地产出视频作品,而这也是支撑她“Papi酱”这个身份的名气之外后续商业化探索的根基。

YouTube科教频道Veritasium创办人Derek Muller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YouTube有点像一份没完没了的单调工作。一旦你取得成功,你就被迫留在上面不断地发布视频。” 视频创作是一件需要大量创意又有制作时间限制的工作,在每周不断重复的情况下,最开始的兴趣很难不变成负担。能否坚持开始成为很多“网红”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同样的难题也摆在了国内以视频创作成名的“网红”面前。在坚持不断推出自己为主的视频作品后,“Papi酱”于前不久推出了papitube,以UGC内容为主,平台初期会人为挑选优质内容放到平台上,与创作者共同成长,在积累了一定粉丝后,papitube的团队会为每位创作者打造专属的商业计划。然而这样的逻辑能否成立,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责编:孙博洋、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