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老人被互联网遗忘”

目前安贞街道各个社区都开设有老年手机班,使老年人对现代社会交往不再陌生,享受各种便捷和优惠。
社会专业组织推出的“一点孝心”APP率先在安贞街道推广,子女可以通过网络为父母购买服务。
热线电话64258590借助谐音“拨我就灵”月接电话超过千余个,老年人可以拨打电话预约订餐、家政和政务咨询等服务。
社区里安置的再生资源回收柜使废旧物品回收更加便捷,目前已经安装130多台。
“智慧养老一卡通”可以在安贞街道辖区内的7台自动售餐机买饭,还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选择“慈善超市”、“健康驿站”等得到相应服务。
“我就是看到了北京晚报上刊登的《北京大妈成网红》这篇文章后专门到安贞街道进行了调研,现在咱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突破了2亿,他们不应该成为被互联网遗忘的人群”,市人大代表、朝阳区侨联副主席刘峰昨天在参加朝阳团小组审议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从购物、订餐、打车甚至到医院挂号,越来越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都进入了“互联网”模式,“如何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这些便利是我调研后最大的感受和希望”,为此刘峰专门带来了一份《多重举措促进老年人使用手机、网络》的建议,“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时候,希望通过这份建议能够促使一些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让我们身边的老人们晚年生活更加便利、愉悦。”
刘峰告诉记者,在他两会前走访调研的安贞街道,有全国最早免费为老年人开办上网和智能手机使用的学习班,从2014年到2016年,来自社区的志愿者已经为6000余名老人开展了智能手机和电脑网络的使用培训。
“我在安华里社区的老人手机、电脑使用学习班里看到,老人们都非常积极,甚至还有的老人是从其他街道社区倒了几趟车、背着笔记本电脑过来学习的”,刘峰说,“调研中我才发现,原来很多老人都有这方面的学习需求,但不是每个街道都能为老人创造这样的条件,即便是在安贞街道,他们也存在着不少力不从心的地方。由于志愿者人才的缺乏,经常是刚一贴出报名通知,课程就被报满了,一堂课有40多位老人学习的情况很常见;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社会组织提供此类政府购买服务,基本上从街道到社区,都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组织,提供服务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更不可能为老人提供系统、成熟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教程,课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志愿者老师的素质和经验。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和教授老人智能手机与电脑网络应用的志愿者交流,发现我们现在手机与网络中的一些设置也不够考虑老人的特殊需求,缺乏人性化。”
刘峰在采访中还向记者列出了一系列数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网民达到7.10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所占的比例从2014年的2.4%提高到2015年的3.7%,达到2627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不应该被忽视”,为此刘峰建议说,首先,在街道和社会组织层面,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此类授课的服务项目,这样不仅有利于经费和人员的保障,而且通过正规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也能更加保障授课的质量;其次,以年轻人为使用主体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无论是软件设计,还是操作流程,甚至是产品种类,对老年人并不“友好”,建议手机APP运营商设计软件时应考虑到老年群体,尝试在一些网上挂号、打车、订餐等实用性强的手机APP中推出专门的老年版,通过界面简化,多加提示来方便老年人使用。
刘峰表示,老年人服务需求具有碎片化、动态化、经济性等特征,互联网时代的为老服务应该对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收入的老年人群有针对性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以便老人能够更多地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生活便捷。
本报记者 左颖 J170 程功摄 J129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