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副省长被强制购物,最尴尬的点在哪?

然玉
2017年02月24日17:17 | 来源:羊城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副省长被强制购物, 最尴尬的点在哪?

  旅游是云南最亮的招牌,但除了“低价游”强制购物引发的吐槽之外,近期接连曝出的打游客等负面消息,也拉低了云南的整体形象。就在鸡年春节前,云南省副省长陈舜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参团旅游,所见所闻让他深受刺激。在一家旅游购物商店,游客享受到“一对一”服务。说白了,所谓“一对一”就是人盯人,游客购物达不到一定金额,甭想走出店门。“团里有老有小的,这种事商家也干得出!”(2月23日人民日报)

  “副省长参团旅游,竟也被商店强迫消费”,云南旅游有多乱,由此可见一斑。陈舜副省长的这一生猛爆料,对于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云南旅游业来说,无异于又是一记警钟。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不惜招黑也要自曝家丑的做法,或许恰恰传递出当地官方刮骨疗毒的决心。的确,在一连串的丑闻之后,云南旅游的种种积弊,已然到了避无可避、必须正视的地步。

  其实,就具体内容来看,云南省副省长陈舜的爆料可谓毫无新意。无论是“低价团”还是“强迫购物”,原本就是旅游行业的老套路,深受其害者可说是不可胜数……事实上,此事的最大看点,并不在于陈舜的“亲身经历”,而是他的“内心活动”与“痛彻领悟”:因所见所闻“深受刺激”,很大程度上说明,云南旅游业的实际乱象,已然超越了这位官员的日常印象。

  按说,对于现代社会的公共治理者来说,基于个体经验所形成的个人判断并没那么重要。成熟的行政管理架构内,原本就预设了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反馈处理”的行动机制。然而,从陈舜副省长这一次“深受刺激”的反应来看,其过往对于治下的云南旅游业的现状未必有足够清晰的认识。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为什么真实的行业信息,竟然未能被一位分管副省长所充分掌握?

  指望官员的个人经验或个体能量,来推动治理一个行业的乱象,这实在是一件有点尴尬的事情。可是,置之于现实语境下,公众还是对于陈舜的“直言不讳”给予了足够的认同和支持。所以如此,着实是因为“没有对比就分不出高下”,在某些为官者习惯性遮丑护短的当下,一位敢于自揭痛处的副省长还是显得有些弥足珍贵。再者说,在“体制治乱”尚且运行不畅的当下,有担当、肯做事的官员,无疑也可算是一股修正性的正面力量。

  当我们还对官员“微服私访”的故事无比着迷,还为官员“与民同憋屈”的经历而好奇不已,这其实又一次说明官民日常化的生活场域存在分野,更说明现代化的公共治理架构,仍未能取代民间关于“能官”、“好官”的期许。当然了,云南旅游业的乱象,并非始于这位副省长的亲身体验;其能否终于这位副省长的“知耻后勇”,则仍有待观察。

(责编:孙红丽、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