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国内

积极筹划“大西线” 保障可持续发展

2017年03月03日10:29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小字号
原标题:积极筹划“大西线” 保障可持续发展

  “大西线”工程又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指从青藏高原南部各大水系科学取水、统筹调剂并调往新疆等西北地区的大型引水工程。

  “大西线”工程是彻底解决我国西部国土问题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我国“西部崛起、东西并举”发展新局面,从而将我国的发展带入“绿色、优质、均衡、可持续”的新境界的重要抓手;是突破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国土生态安全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1. 西部土地荒漠化趋势加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我国西部沙漠化是全球性气象变化核心问题之一。占我国国土面积3/5的西部地区,挥发和流失的水分多于降雨量,导致生态持续恶化。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公里(4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7.8%,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干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最长远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仅大西北三大盆地的沙漠化面积就有60万平方千米(9亿亩),而且每年都在扩大。

  2.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于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这是一条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的基本直线,又被称为“胡焕庸线”。“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不仅是中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也是中国东南和西北发展不平衡的“分水岭”。

  近年来公开数据显示,这条线东南部43.2%的国土生活着94.4%的人口,集中了95.7%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西北部56.8%的土地仅供养5.6%的人口。虽然中国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但真正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却仅仅有300多万平方公里。

  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不彻底解决西北国土的生态问题,我国的生存空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下决心建设“大西线”工程,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开发我国西部广袤的土地,拓展我国可耕土地面积,就成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一条根本性出路。

  二、打造“塞上江南” 争取生存空间

  1.“大西线”将成为我国西北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的保障

  “大西线”工程,是扭转西北地区水分流失以及由此引发的长期生态恶化困局的可行“药方”。从全局来看,西北的生态恢复是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也是我们最输不起的生态赶考。“大西线”工程的实施,可将西北地区流失之水重新“调回”,改善气候,恢复更大的、曾经水草丰美的“自然环境”,从长远意义上解决我国西北生态问题,保护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甚至为全球气候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2.“大西线”将再造一个相当于东部经济规模的“塞上江南”

  “胡焕庸线”所反映的能源、环境、发展压力的“半壁压强型”总体状况长期无法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三大自然分区的特殊地理国情: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行政区划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西北地区荒漠广布,人口密度小,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由于严重缺水,治理难度很大。

  “大西线”的建设,将直接扣紧“水”这个关键问题,使我国西北广阔国土的生态逐渐恢复,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最重要的保障。以农业为例,根据以色列的节水技术推算,每亩耕地滴灌用水量仅为26立方米,如果年调水量为400亿立方米,则可滴灌15.4亿亩耕地(我国现有的耕地总量仅为18亿亩)。此外,西北的发展还可以大大促进光伏产业,提高太阳能的使用率,减少煤炭的消耗,减少环境危害,逐步提升国家绿色发展水平。

  3.“大西线”将促进我国地区间均衡发展

  “大西线”调水工程有望释放西北大地的潜力,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分担东部地区发展压力,为我国的均衡发展和持续繁荣奠定基础。同时,西北干旱区作为农业开发程度很低的处女地,将在现代科技和节水观念的引领下,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并由点及面,创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消除贫困根源。

  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一带一路”是最为有效的地缘战略,“大西线”是最为关键的基础保障。二者结合,在全球信息化和物流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支撑下,向东可以覆盖国内市场,向西可以开发中亚、西亚,以至欧洲和非洲市场,极大地提高西北半壁的经济地位和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欧亚大陆东西联动发展,促进西北地区快速发展。

  4.“大西线”将促进我国西北国土长治久安

  “大西线”工程将彻底解决我国西北国土生态发展问题,将把西北荒漠改变成塞上江南,从而将彻底改变我国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引发的人口大规模向东南迁移的发展路径,数以亿计的新移民将会来到西北。这一人口流动的新局面,将极大地推动我国西北部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同时,新的西北国土有效使用面积的“增长”,也将极大的扩展我国的战略纵深,为我国赢得更加深广的战略发展空间。

  5.“大西线”将助力我国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

  我国西北有着重要的潜在价值和历史地位。从目前的西气东输到西北油气资源的丰富储量,到光伏、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均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在历史上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动的通道,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今后,随着西北地区“水”的问题得到缓解,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创业、就业机会的逐渐增加,将有力促进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入,促进人才、人口的地区均衡,促进西北地区民族间交流融合。

  “大西线”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和平崛起、持续繁荣的支撑和保障,是我国实现“再崛起、再腾飞、再发展”的有效举措。西北水资源的逐渐增加和生态的逐步恢复,将带动西北的绿色大发展,有力支撑“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累的产业能力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将我国经济中最具优势的部分与世界经济最具潜力和最具实力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为构建我国梯度发展新格局,为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附:“大西线”方案简介

\

  “大西线”调水线路示意图

  总体规划思路为:从雅鲁藏布江下游开始,向东南穿越横断山脉,于三江并流处折向东北至四川盆地边缘,沿青藏高原边缘向北,过秦岭、黄河,经甘肃进入新疆,形成一个调水环线。通过逐级借水、补水的综合调配,借用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含大渡河)三江之水(均为长江支流)输往西北,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同时,以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之水逐级补充至长江上游金沙江段,以维持长江水量。本线路可根据需要向多个重要地区和城市补水,也可以向渭河和黄河补水。

  与以往“西南-东北”走向穿越青藏高原的调水思路相比,本方案可以避免大量扬水、超级水库、超长隧洞以及高原施工等问题。同时,以较低的水位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含大渡河)取水,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可用水量,也可以统一调节青藏高原流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各大水系之水,更加灵活、合理的向高原北侧补水。此外,由于主要供水河流的取水口都位于它们的中上游,对下游影响较小(因为中下游控制的流域更大)。

  施工线路的设计借鉴都江堰和红旗渠的宝贵经验,全程自流调水,采用明渠和引水隧洞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可保证全程水位逐渐降低(无扬水),避免跨河引水渡槽,施工海拔不超过2500米。由于本计划调水量巨大,远超国内外已有的所有大型调水案例中单条线路输水量,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工程难度和输水成本。详细设计阶段,可根据水量的精细分配策略,辅以灵活、多样的借、补线路,减少单线压力或者施工量;同时,也可辅以少量倒虹吸管、渡槽等其它形式的输水方式。

  工程可采取分步建设的方式:先期修建岷江(及大渡河)到黄河的输水干渠,后期向两头延伸;目的地方向继续向西北入甘肃、新疆;水源地方向向西南回溯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为了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即可逐步发挥其效益,建议修建顺序为:①岷江-渭河;②渭河-黄河;③大渡河-岷江;以上为核心线路。④澜沧江-金沙江;⑤怒江-澜沧江;以上为补水长江的路线。⑥雅砻江-大渡河,为继续向长江支流借水的路线。⑦黄河-玉门,为西北地区的城市补水。⑧金沙江-雅砻江,用于连通各大水源,实现整体、合理调配。⑨玉门-罗布泊,用于逐步治理沙漠。⑩雅鲁藏布江-怒江,作为后续补水线路。

  在实际建设时,可以采用如下的备选方案:即主要从雅砻江、岷江(及大渡河)取水,减少施工里程和难度;同时,增加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对金沙江段的补水。丰水期用此方案可减轻相关流域的水患,同时减少金沙江到雅砻江段输水线路的运行压力。

  除雅鲁藏布江-怒江的备用补水路线外,自怒江至罗布泊,施工总里程约4679千米,平均坡降约0.25米/千米(0.25‰)。线路涉及的取水口总水量超过2200亿立方米/年,按国际惯例,以25%-30%的取水比例计算,可调水量为550-660亿立方米/年。如果年调水量为400亿立方米,以2米/秒的流速计算,则需修建约70米宽、10米深的明渠,总开挖土方量约24.3亿立方米,总浇筑混凝土量约5.2亿立方米,工期预计10-20年,总投资额约15000亿元。调水量主要受限于调水能力,但相对不足的调水量也可以促进所调之水更加高效的利用,促进其经济效益的优化。

  虽然线路经过的大部分地区为人烟稀少的山地和荒漠,影响较小,但必须针对地质、地震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并研究相应的工程方案,降低潜在风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多种传感器的联合监测和控制系统,对全线流量自动化调控,对突发情况进行自主应急响应。

  (作者:王博永,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秘书长)

(责编:孙阳、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