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构建一带一路多元、开放式金融服务体系

架起资金融通的桥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本报记者   欧阳洁
2017年05月12日08: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5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介绍,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优势,向620家中外银行会员单位发出倡议书,引领银行业从优化海外布局、促进产融结合、强化金融合作等方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充分利用多边金融合作机制,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贷款余额2000亿美元,开行国际业务规模在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名列前茅;中行对沿线国家年底授信支持1000亿美元,跟进境外重大项目420个;工行在沿线储备412个项目,总投资金额3372亿美元;建行在沿线储备了180多个走出去重大项目,信贷规模900亿美元……

  “沿线国家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比较大,期限长,主要有‘三多三少’现象:中国金融机构参与较多,但国际性金融机构包括开发性金融机构参与较少;政策性银行向纵深发展,但商业银行积极性有待提高;传统金融产品比较丰富,但创新型金融产品比较少。”潘光伟说,需要构建一个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国际性开发机构组成的金融服务体系,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有声音质疑,中国的政策性贷款有附加条件,相关项目必须由中国企业或者劳动力实施,实际情况如何?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孙平说,进出口银行贷款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作为官方出口信用机构,支持的项目原则上由中国企业实施,这是国际通行做法。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丁向群说,在开行提供的国际合作贷款中,确有不少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包工程,但这完全是市场选择,不是开行贷款的必要条件,开行对此完全持开放态度。很多国际合作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就业和民生改善。

  还有声音质疑,向沿线国家提供贷款,加重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丁向群指出,开行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互惠互利合作关系,贷款注重项目自偿性,会选择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的项目,主要以项目自身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所以并未增加项目所在国财政负担。目前,绝大部分项目都产生了良好现金流,还本付息正常。

  商业银行如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国银行副行长许罗德介绍,首先是帮助一些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2013年以来,中行累计在境外承销各类债券折合人民币9100多亿元。其次,中行吸引全球资本和投资者,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已累计发行中长期债券191亿美元,其中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债券发行了3次,共计76亿美元。最后,还尝试利用PPP筹措资金,未来这也会成为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项目的经济效益很好。在建设中,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融资支持,应该是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这是基本原则。”许罗德说。

  “这么多项目,不一定每个都成功,因为整个项目进行中会有不确定性,也会有风险。但从项目特点看,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做好。”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12日 02 版)
(责编:乔雪峰、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