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华龙一号”:扬帆出海融发展 打造国家新名片

赵超 毕磊
2017年05月13日08:40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华龙一号” 示范项目防城港二期4号机组施工现场(中广核供图)

2017年4月19日,辽宁大连,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人员闸门正式开工制造。几个月后,这扇不同寻常的门将南下广西,投入到“华龙一号”的示范工程——防城港核电站二期3、4号机组。

跨越万里重洋,在遥远的英格兰东部,由中国广核集团控股、以防城港电站为参考电站的英国布拉德维尔B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这是中国核电技术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为“华龙一号”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奠定关键基础。

沿着“一带一路”看去,中广核在海外市场已硕果累累。在中东欧、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区域,都可以看到中广核活跃的身影。截至目前,中广核超过20%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境外,在建核电占全球核电在建装机容量的近1/6,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

“‘一带一路’的实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而能源合作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表示,“中广核的愿景是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企业。围绕‘一带一路’,积极加大海外布局,这是我们‘走出去’的必由之路。”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借船”出海、“拼船”出海、“造船”出海,这是中广核董事长贺禹提出的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三种策略。“借船”和“拼船”(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在境外建设核电站)的目的是为了学习、锻炼能力,实现“造船”(输出独立自主开发的核电技术)出海,才能带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企业整体“走出去”。

成立30多年的中广核,正是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史的生动写照。

30多年前,中广核联合法国电力共同打造了大亚湾核电站,中国也正是从大亚湾开始,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的道路。通过30年不间断的核电建设,在核电技术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我国核电企业中,中广核的国际市场开发工作起步较早。国际化发展实施伊始,中广核成立了国际合作推进小组,拥有了第一支海外市场开发团队。但经验、资源、人力的不足使得开发团队只能就越南、泰国、土耳其、白俄罗斯等几个当时正在或即将招标、议标的项目集中力量开展工作,其结果自然是可以预见的。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土耳其阿库尤项目。2008年,开发团队成立之际,距土耳其阿库尤项目投标截止日期仅3个月时间,开发团队仓促上阵且缺乏备标海外核电项目经验,投标组织体系、各工作组间协调配合、工作推进的计划性等方面暴露出较多不足。虽明知项目无望,但开发团队坚持完成整个备标过程,对于积累经验、锻炼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广核在国际化发展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终于在2014年获得突破。当年8月,罗马尼亚政府宣布:中广核成为罗马尼亚Cernavoda核电站3、4号机组项目(以下简称罗核项目)的“最终投资者”。

中广核成为罗核项目的投资者,标志着中广核在推动落实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后,中广核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大幅提速。

2015年11月23日,中广核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一举拿下马来西亚埃德拉公司在“一带一路”区域5国的13个电力项目;2016年9月29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英国政府签署协议,确定中广核参股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控股投资布拉德维尔B(BRB)项目,这是我国企业首次主导西方发达国家核电项目,实现了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向西方发达国家输出的突破。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认为,中广核罗马尼亚项目是“借船出海”,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是“拼船出海”,控股项目则是“造船出海”。“借船”和“拼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锻炼能力,实现最终“造船”出海。

据了解,目前中广核占据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多个第一:中国在英国及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英国核电项目;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体投资项目——中广核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中国企业在爱尔兰最大的投资项目——Douvan风电项目;中广核是孟加拉国、埃及最大的独立发电商,马来西亚第二大独立发电商;旗下拥有比利时最大的陆上风电场、欧洲首个深海漂浮风电项目。

回顾中广核的国际化旅程,恰恰是主要围绕“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开展的,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

贺禹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广核未来发展将重点面向中东欧、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区域。目标市场国包括南非、匈牙利、土耳其、印尼、泰国等。中广核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开展国际能源合作。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30多年前,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之初,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依赖法国“进口货”。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扬帆出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据公开资料,“华龙一号”是由我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广核和中核,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核电安全要求,研发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中国也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跻身世界核电先进水平第一阵营。

贺禹表示,目前我国的核电大而不强,只有我们自主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去”,实现“造船”出海,才能带动装备制造业最大程度“走出去”,真正体现核电强国地位和影响力。

据了解,目前“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已正式启动,计划利用4年左右时间,建立一套自主的、能够满足国内建设与出口需求、涵盖核电全生命周期的压水堆核电技术标准体系。

贺禹表示:“制定并输出中国标准是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建立与我国打造核电强国目标相适应的自主核电标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核电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中广核带出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华龙一号”,同时还推动我国核电相关产业参与到国际核电市场,一起“走出去”,带动整个产业共同发展。目前,“华龙一号”设备国产率达到90%以上,参加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国产化率的提升,不仅表明随着“华龙一号”建设的推进,国内装备制造业正在同步升级,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国内制造业企业将伴随“华龙一号”的“出海”走向世界。

贺禹说,经过计算,一座“华龙一号”核电走出去,将相当于200架空客320飞机的价值,能够带动我国5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

中广核在非洲纳米比亚投资的湖山铀矿项目,本地员工比例达到90%(中广核供图)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湖山铀矿采矿生产正式开工需要本地企业提供服务,这将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我国政府支持并欢迎此类投资。”2014年5月8日,纳米比亚总统西菲科普涅?波汗巴在湖山铀矿开工仪式上这样说道。

湖山矿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共和国的纳米布沙漠地区,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由中广核100%控股。项目建设期间可为纳米比亚提供约6000个临时就业岗位,生产期间可提供1600个长期就业岗位。

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站得住”、“有口碑”,在融入当地社会上下功夫。对于科技、资金密集的能源领域而言,“融入”意味着企业的团队建设更加注重本土化、国际化。此外,和以往相比,扎根“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还要更加重视环保、公益等社会责任履行义务。

以湖山铀矿为例,为了推进企业适应当地规则,与国际接轨,中广核积极实施“本土化”发展,在建设管理、矿山运营上,中广核斯科公司主要依靠当地力量,生产运行管理层部门主管都是当地矿业人才。另外,在本地化采购方面,湖山项目投标中的80%以上也授予当地企业。

湖山铀矿项目只是中广核在海外众多项目的一个缩影,在泰国、马来西亚、法国、罗马尼亚等国家,只要是有中广核项目的地方,中广核都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促进当地人就业、教育和培训、安全环境和健康、本地化采购以及遗产保护,实现企业与所在国家、地区的双赢。

贺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代表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广核将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

从“中国的”变成“世界的”

据大亚湾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工程建设初期大亚湾生活着许多法国核专家,核电站附近还有一所法语国际学校,接收外国工程师的孩子入学。而现今,在这里经常看到的外国人不再是法国工程师,而是非洲或者中亚贸易代表团的成员,他们来这里商谈引进中国造核反应堆。

从起步之时严重依赖进口的“买买买”,到今天制定标准“走出去”,以中广核为代表的“中国核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如果评选当前最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名片”,一张属于高铁,另一张无疑属于核电。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连续30多年不间断建设核电站的企业,中广核集团目前在运核电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2038.4万千瓦,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五大核电运营商;预计到2020年,中广核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将突破2600万千瓦,跻身世界前三。

几十年来,中广核积累了丰富的核电建设经验、人才,并与国内外合作伙伴构建了成熟的核电产业链。而对第四代及其他先进核电技术路线方面积极布局,也让中广核在掌握了数字化仪控系统、先进核燃料组件等关键技术的同时,成为世界核电领域强有力的创新者。

目前,中广核集团将全球核电市场划分为东南亚、西亚中东欧、非洲等区域,分区域全面跟踪全球核电市场发展动向,对捷克、波兰、保加利亚、英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肯尼亚、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等市场长远布局、精耕细作、务求实效。中广核先后与白俄罗斯能源部、越南国家电力公司、泰国国家电力公司、乌克兰国家核电公司、捷克能源公司等20余家对口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签署核电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意向书,为后续合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中,除中国以外,已有核电的国家和地区有19个,计划发展核电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预计2030年前规划建设核电机组约240台,总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美元,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渐铺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广核正在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力度,把中国先进的装备制造和施工企业带出国门,让“中国的”变成“世界的”,真正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实现更广泛的互利共赢。

(责编:吴晓琴、窦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