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加快剥离非经营性资产 年底前将完成总体进度70%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正在驶入“快车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最近多家央企、国企在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方面取得较好进展,多地国资委也积极出台相关措施。
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表示,目前中央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完成进度已超过50%,独立工矿区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试点顺利推进。据悉,“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以来,进展平稳有序,预计2017年底将完成总体进度70%。
今年以来,多家央企的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都在加速推进。根据中国石油近日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石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业务已分别有36%、29%、77%和48%完成分离移交,另有11家医疗机构及17所幼儿园实现社会化,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据悉,中国石油已经实施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每年可降低运行成本5亿元以上。
分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对保障国企轻装上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多省市都将该工作作为促进国企转型的手段之一。
北京市今年上半年出台了《关于市属国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及在京中央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在京中央企业供水、供电、供热(气)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维修改造标准》,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陕西省国资委也于近期召开会议,通报全省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进展情况。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陕西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签订率为32.57%,正式协议签订率为3.3%,已经完成移交4.95%。值得注意的是,从产权级次情况来看,中央在陕企业剥离移交工作的进度要快于陕西省属企业。根据陕西省披露的数据,中央在陕企业分离移交工作涉及住户51万户,占全省总量的45.38%,目前框架协议签订率为62.1%。陕西省属企业中框架协议签订率则为14.6%,正式协议签订率为零。
山西省也于7月迎来了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开门红”。同煤集团作为全省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工作试点单位,于上月签订了首批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暨分项协议。
有关专家指出,在推进分离移交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过程中,如何妥善安置人员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此外,教育、医疗等机构的转制也尤其需要注意,近年来国企医院改制的动作频频,社会资本表现也非常活跃,使改制中的国企医院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
近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ST大有就发布公告,拟挂牌转让旗下8家职工医院。这是继郑煤集团、安钢集团、平煤神马集团等国企相继计划对旗下医院进行改制以后,又一家将要改制的河南省属国企医院。
记者了解到,其他省市也已有多家国有企业医院完成了改制。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国企医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可以在增加资本投入的同时,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但社会资本的进入也增加了资本回报压力,如何在盈利压力下维持改制后医院的公益性,使医院能在兼顾营利的同时不被资本绑架,是国企医院转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