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房成交创10年新低 10个月仅成交2万套

北京楼市成交量正全面萎缩。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北京新建住宅成交量为20550套,创造了北京新建住宅商品房最近10年有网签数据的历史最低值,同比跌幅高达50.6%。10个月时间,新房仅成交2万套,可谓跌至谷底。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过去一年,北京楼市调控政策发布密度创造全国及北京历史纪录,一年内发布了超过30次各种调控措施。而经过连续6个多月的调控,市场逐渐适应,进入低谷徘徊期 ,预计后续市场将继续在低位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京今年新房成交量锐减,与限制高端项目入市价格,暂时放缓预售证发放有关。不过,近期已经有所放开。
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份,北京商品住宅市场预计将有11个项目入市,其中包括3个纯新盘和8个老项目后期。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原本的“金九银十”北京住宅市场表现欠佳,尤其是进入10月份之后,截至10月23日,仅有两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基于“十九大”特殊时点的原因,10月份发证速度放缓,部分原计划10月份入市的项目不得不延期入市,因此11月份入市项目在年内看来尚属可观。
另外,自“8万元”的预售价格红线放开之后,城区高端住宅项目的入市积极性也明显提升,纷纷进入取证排队等候通道,11月份预计入市项目当中,多个项目预售价格将超过8万元/平方米。
值得关注的是,除去高端项目,11月份欲入市的项目当中,旭辉城与金樾和著两个项目均为限价住宅项目。上述两项目在土地取得时即规定“商品住宅部分均价不超过38994元/平方米,最高不超过40944元/平方米”,并且执行“90/70”。
郭毅认为,这也是新一轮“限房价、竞地价”政策之后首批公开发售的限价商品住宅项目。而在今年出让的34宗含有可售商品住宅的地块当中,全部规定了限售价格,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渐入市,北京商品住宅也将逐渐进入住宅限价时代。继前两年的“10万元+”之后,限价住宅也将成为未来一定时期内北京住宅市场的新标签,从而对整体市场的成交均价形成结构性拉低的效应。因此,自年末四季度开始,北京商品住宅市场的均价水平将开始进入稳中有降的市场新格局。
郭毅表示,从价格对比来看,同属房山六环外的商品住宅项目包括天恒·京西悦府、东亚·朗悦居等,单价为38000元-40000元/平方米。 此外,从供需关系来看,今年前9个月,房山区商品住宅预售套数为1145套,成交套数为1555套,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因此这批以中小户型为主的限价产品入市,在单价与总价均可控的情况下,销量仍有一定保证。
另外,今年开始推出的限房价商品房也加入了限售规定,自取得分户不动产登记证书或契税完税凭证后,5年内不得出售。这一新规也是为了减少限价住宅产品的投资属性,而在这类地块逐渐上市之后,再加上租赁型产品的挤占,未来转化向二手市场的有效房源供给量将逐步降低。(记者 王丽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