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专家谈科技金融:2018年严监管和防风险仍是重点

2017年12月15日08:27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李彤)2017年,金融科技成为最热门的细分领域之一,麦肯锡数据显示,在强势资本支持下,全球有超过2000家金融科技公司,其中,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表现抢眼。

以移动支付为例,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257.1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金融科技推动业态发展及对监管带来的影响,成为嘉宾探讨的焦点。与会专家认为,风险控制是金融创新的前提,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种乱象,监管举措接连落地,2018年严监管和防风险仍是重点工作。

“当前金融监管面临三方面任务,服务实体经济是根本目的,防控金融风险是核心目标,深化金融改革是根本动力。”北京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一平表示,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排在首位的永远的风险控制,主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业务的底线。要警惕互联网金融、债券违约、超高杠杆等累积的风险,快速处置,并加大对科技金融的关注力度。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郭宏彬表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能够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这种趋势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带来的监管挑战也亟待解决。

“从全球监管现状来看,准备还不充分。各国的监管措施标准各异,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框架。金融科技出现了跨境、展业动向,国际监管合作在应对上明显不足。”郭宏彬认为,广义的监管涉及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其中最核心的环节还是政府的监管,包括监管目标、监管体制、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

他具体说道,在监管目标上涉及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与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在监管体制上,我国金融监管是一行三会一局架构,对银、证、保分业监管,防范行业间风险相互影响和传染,也面临着金融混业的挑战;在监管内容上,有主体从业资格和金融业务行为监管;在监管方式上,事前采用审批制把好门,事中检查监测,事后风险处置。

针对金融科技对传统监管的挑战,郭宏彬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监管的进步,在监管能力、监管水平、监管方式上还需不断提升。围绕移动支付、网贷融资、区块链技术和智能资管等,有些业务能够融入现有的监管架构,但对于区块链等新业态还需要通过国际创新合作达到跨境、混业的监管效果,通过科技监管提高风控水平。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表示,当前大数据风控还任重道远,普惠更是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难题。互联网金融大量的交易成本是守约者为违约者买单,只有通过加大数据体量和科技研发投入,来提升行业的普惠实践。“目前产业发展还只看到冰山顶尖,没有挖掘水下的事物,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