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报告建议养老金改革调整收支端 财务可持续性受关注

徐昭
2018年01月04日14:18 | 来源:中国证券报
小字号
原标题:报告建议养老金改革调整收支端 财务可持续性受关注

  报告建议养老金改革适时调整收支端

  本报记者 徐昭 实习记者 赵白执南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3日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简称《精算报告》)指出,养老金改革(含制度框架结构改革与参数式改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和基金收支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收支两端的调整,进行一揽子的系统设计,控制制度的平稳运转。

  财务可持续性受关注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精算报告》指出,基于精算结果分析,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5年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简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判断:第一,扩面速度下降到5%以下区间,制度赡养负担持续加重,制度参保赡养比上升到1:2.5之上,部分地区参保人口结构恶化;第二,基金收入增速下降到10%以内区间,基金支出增速仍高位运行,虽然全国基金当期收支仍能维持基本平衡,但基金累计结余增速下滑到5%的水平,基金备付能力相比过去5年下降1/3;第三,地区间财务失衡矛盾更加突出,“收不抵支”省份接近半数,个别省份隐现累计基金结余耗尽风险,同时基金结余向少数省份集中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精算报告》还从制度结构、参数设计和政策实施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制度财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制度机构不合理,参保激励不充分;二是制度运行参数不匹配,导致财务可持续性下降;三是各地政策碎片化,进一步带来地区间的不平衡。

  “从总量数据上看,未来五年养老基金运行没有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齐传钧表示,从增量来说,不管是收入还是支出都在增长,但增长率不一致。“收入端增长率在放缓,而支出端增长率正在慢慢增加。”

  从分省数据来看,齐传钧认为,一是从一定时点来看,各省差距较大。二是这种差距随着经济发展还在进一步拉大。此外,他提出,实际缴费人数增长率相对于参保人数增长率进一步放慢,要引起重视。

  进行一揽子系统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精算报告》建议,一是规范提前退休现象,并进一步探讨适度提升最低缴费年限,以完善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资格条件,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政策要求,从而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和财务可持续性。

  二是从一定比例起步,建立中央调剂基金,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以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一种过渡政策,建议适时向全国统筹转变。

  三是将参保者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以及整个职业生涯期间的工资收入等因素更多地联系在一起,建立并明确退休后养老金待遇的指数化调整机制,使参保者能够一目了然其中的精算关联,既有利于明确对未来待遇水平的预期,也有利于增强对制度的信心。

  四是用名义账户制加以完善是当前条件下最为自然的选择,选择的主要动因在于工资增长率依旧超过投资回报率,但是当前急需建立统一的个人账户部分的记账利率确定机制。

  五是养老金改革(含制度框架结构改革与参数式改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和基金收支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收支两端的调整,进行一揽子的系统设计,控制制度的平稳运转。

  “社保精算大有可为。”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加速到来,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保基金长期平衡压力加大,建议推动更多的专业机构开展社保清算,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综合多家精算成果,做出研判和决策。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设立政府社保精算机构,主导社保精算组织工作,建立专家库和专家信息资料库,以灵活方式汇聚各方资源。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社保系主任孙守纪建议,世界其他国家有一些发展经验可以让我国借鉴,一是要尽快立法,立法和机构和制度结合在一起。二是要加强和其他机构相互配合。三是要增加编制,设置机构,培养人才。四是要夯实数据,扩展研究模型。最后,要发布和编制精算报告,这样有助于增强共识,减少纷争。

(责编:赵爽、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