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个人信息保护:莫丢了信用捡“芝麻”

栗翘楚
2018年01月04日21: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新年伊始,支付宝年度账单再次在朋友圈内走红,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用户年度账单的背后都被贴上了如“温暖、才华、颜值正义”等标签。

在此之前,曾有一篇题为《芝麻信用越高特权越多提升芝麻分有什么技巧》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流传。据文章介绍,芝麻分在750分以上的用户,可通过阿里旅行办理卢森堡的“信用签证”;芝麻信用分在700以上的用户可以申请开通“好期贷”;信用分在500分以上,芝麻信用合作方(P2P公司、小贷公司等)可以为其开辟绿色通道,获得更快速更优质的信审服务。年度账单也好,芝麻信用也罢,“方便”的同时则是个人数据涉嫌被“滥用”。

用户:霸王条款涉嫌信息滥用

在“支付宝年度账单默选《芝麻服务协议》”余波未落,《协议》内的多处“霸王”条款又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记者选取了两条《协议》中的条款,“作为本协议服务的提供方,我们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变化,增加、变更了新的服务类型或服务方式,进一步明确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的需要对本协议进行调整变更,同时您同意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我们或合作伙伴的网站,客户端或其他适当的地方进行公布的方式通知您,而不需要另行单独通知您协议发生变化”;“您可以向我们请求撤销对第三方的信息查询授权,但如果您和第三方的业务关系尚未终止,您同意第三方可在业务存续期间持续查询您的信息,同时我们有权不支持您撤销对相关第三方的信息查询的授权”。可以看到,在这两则条款中,用户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和撤销权不同程度受到了限制。

此外,网上流传的“刷分宝典”介绍,完善个人信息、添加信用卡等都有助于提升芝麻信用评分。不难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完善个人资料提升芝麻信用,进而获得使用第三方优惠服务的资格,用户授权使用后,正如《协议》所写“您同意第三方查询您的非贷款类及商业秘密信息时,我们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您的相关信息”。

北京视界律师事务所任张卫律师表示,虽然不公平的格式条款可以被认定为无效,但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难点却在于用户很难证明商家在收集你的信息,且商家收集信息后的使用,用户很难掌握证据。

官方: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未下发

在芝麻信用已经被大多数用户接受的同时,现实情况则是此征信行为并未获得相关部门发放的许可牌照。

2017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每一家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的闭环,这样在客观上就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而且每一家的信息覆盖范围都受到限制,因为信息不广、不全面,这样带来产品的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第二,这些机构各自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发起创建,在业务或者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备或者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第三,这些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不太遵守,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的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进行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专家:制定专门法律保障动态安全

在重庆大学齐爱民教授看来,我国在关于个人数据安全的保护方面,至今并未出台独立的《个人数据保护法》,相关规定只是零散地分布在一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当中,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工信部出台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

西安交通大学马治国教授表示,目前国内的立法很难满足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个人信息保护所涉法律法规错综复杂,关联法条过于碎片化,实际可操作性较弱;现有立法对“个人信息”的内涵界定含糊,既有的保护对象主要是个人信息之中的隐私部分;现有的保护方式主要是事后救济式等三方面原因。

齐爱民表示,于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虽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在诸如知情同意原则方面的规定仍有不足。因此,出台《个人数据保护法》尤为重要,应在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基础上,促进数据的合理流通,保证个人数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动态安全。并应赋予公民个人数据权,使其能控制和支配自身个人数据,以区别于传统数据安全环境中的消极防御权。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