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啤酒企业释放行业转型信号 "10年没涨"的啤酒淡季集体涨价

彭颖 赵兵辉
2018年01月06日08:50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正处在销售淡季的啤酒打响了2018年酒业涨价的第一枪,这也是近10年来啤酒企业首次集体涨价。近日包括华润雪花、青岛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发布通知称,从1月1日起将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对于涨价原因,企业公告表示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业内人士认为,涨价的背后还与啤酒企业想要治愈前些年的并购“后遗症”有关;此外,目前啤酒行业的局面已经趋向稳定,企业从追求规模化发展转为“修炼内功”,逐步摆脱同质化、价格战。此番集体涨价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啤酒行业正从并购、扩产能模式向产能优化转变,从价格战向新增长转变。

啤酒企业“成本增加”涨价应对

在白酒集体涨价后,啤酒也迎来新一轮调价。近日包括华润雪花、青岛、燕京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发布通知称,从1月1日起将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根据华润雪花啤酒发布的调价通知,将对包括雪花纯生、勇闯天涯、晶尊在内的9款产品进店价格进行上调,幅度在每件2到10元不等,提价产品的规格均为500ml。青岛啤酒方面也称,将对部分产品价格及费用进行调整,调整幅度暂未透露,有报道称增幅区间在10%-20%内。

对于涨价原因,雪花和青岛在调价通知中均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运输费用增加、环保税开征等原因,生产成本增加。在多家啤酒企业涨价时,广州本土啤酒品牌珠江啤酒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尚未听说公司产品要涨价的消息。

5日午间,青岛啤酒发布声明称媒体报道青岛啤酒将涨价10%-20%失实。根据声明,青岛啤酒拟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并非全部产品,以消化一部分成本上涨压力,但涨价部分产品的平均涨幅不超过5%。南方日报记者就此询问青岛啤酒华南区负责人,被告知区域涨价幅度以集团公告为准。

尽管各家啤酒品牌涨幅还未确定,但啤酒涨价已是箭在弦上。针对企业提及的涨价原因,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这是国内啤酒企业10年来首次提价,看上去是因为各种成本的增加,其实核心原因是行业利润过低导致的。啤酒行业的利润率只有几个百分点。此外,近几年进口啤酒不断侵蚀国内啤酒市场,致使国内啤酒企业各种费用不断攀升,此番提价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啤酒专家方刚指出,在酒类之中,啤酒的利润率是最低的,仅有5%左右,却需要负担极高的终端销售成本。

行业竞争模式生变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啤酒企业此番集团涨价除了成本上涨的原因外,还是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但这次提价对于行业来说是较大利好,也释放了行业转型信号。

“啤酒企业集体涨价是很少见的现象,上一次是在将近10年前,涨幅大概是10%。”方刚认为,涨价的背后是经历过一系列并购后,部分啤酒企业需要通过涨价来进行自我修复。近两年啤酒行业出现多次大并购,包括华润啤酒筹资95亿港元购雪花剩余49%股份、百威英博宣布收购澳洲知名精酿酒厂等,现阶段行业要恢复元气,“涨价”是手段之一。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啤酒行业的局面已经趋向稳定,企业从追求规模化发展转为“修炼内功”,逐步摆脱同质化、价格战。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国内啤酒市场主要由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占据,市场份额分别为28%、19%、17%、11%和7%,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合计高达82%,啤酒行业正从并购、扩产能模式向产能优化转变,从价格战向新增长转变。

朱丹蓬认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此次涨价也未必是坏事。“国内啤酒行业十年来一直处于低毛利运营的阶段,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啤酒企业的关注点应该回归到更好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给消费者上,这需要靠利润支撑。”朱丹蓬认为,随着近两年进口啤酒不断蚕食国内市场,国内消费者对于高品牌高价格的啤酒接受程度很高了,无论是从产业结构还是消费需求来说,这次涨价都是正常现象。

国内啤酒产业回暖

啤酒企业集体涨价释放了行业寻找利润新增长点的信号,伴随着的是2017年啤酒上市公司整体报喜,在历经三年时间的深度调整后,啤酒行业正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

青岛啤酒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50.63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2.25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48亿元,同比增长7.43%。这也是青岛啤酒自2015年后半年报首次实现正增长,并实现营收、利润、销量三增长的趋势。

青岛啤酒并非首家报喜的啤酒企业。珠江啤酒发布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8.31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11.59%。燕京啤酒发布2017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8亿元,同比增长0.71%;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8.78%。华润啤酒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5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对于啤酒行业的整体回暖,业内专家认为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面对日趋多元的啤酒消费市场,国内啤酒企业近年来不断推出个性化、多样化的中高端啤酒。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认为,啤酒消费低龄化、高端化的新趋势将继续拉动行业总体量扩大。对于国内啤酒企业而言,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分享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是关键。有预测表示,随着啤酒企业纷纷进军高端市场,打造个性化产品,整个行业将迎来净利持续增长。

国联证券指出,目前啤酒行业的局面已经企稳,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的原材料价格猛涨加剧了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而主要啤酒厂商在经历了2016年的调整之后,成本费用端得到了很大的控制,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未来将进一步从追求市场份额转向追求利润,产品结构高端化将不断推进,同时给予了啤酒公司很好的提价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彭颖 赵兵辉

(责编:李栋、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