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10%成主流 放贷周期三个月起步

在去年“3·17新政”等一系列政策的调控下,北京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与此同时,各家银行房贷审批和放款节奏也逐渐开始放慢。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和房产中介了解到,目前多数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放款周期三个月“起步”。同时,由于近一年房地产相关政策调整密集以及客户资质不同等原因,多个银行员工和房产经纪人提醒本报记者,贷款利率根据每个面签结果而定,并不能一概而论。
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10%
以某城商行为例,该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某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元旦过后,我行将首套房贷款利率由基准利率上浮5%调整为上浮10%,以购房者的网签时间作为分界点。”
同时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我行的房贷额度还是严格控制,1月份我们支行主要是清理去年已经批贷的单子,有一部分等待时间较长的客户在元旦后已经放款。”
北京市朝阳区某国有大行某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首套房申请组合贷的客户,商贷部分按照基准利率上浮5%执行。纯商业贷款则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
本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了北京地区多家房产中介,多位房产经纪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我们合作的银行首套房基本都是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如果资质不好可能上浮更多。”
同时,有多位银行工作人员和房产中介表示:“近一年来,首套房贷款的利率几乎每个月都处于变动之中,我现在所说的利率只代表今天的现状,您申请到的贷款利率以面签结果为准。”
事实上,按照往年经验,1月份会有新的信贷额度下发,但在本报记者走访过程中,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依然表示额度紧张。有个别银行个贷专员透露,“近期房贷业务受央行和有关政策严格控制,额度由总行统一安排。同时,由于此前积累的业务量还没有消化完,释放的新额度优先解决一部分排队等候放款的客户,资金并没有想象的宽裕。”
根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8%,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098倍,环比11月上升0.37%;同比去年12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4.45%,上升20.89%。
《证券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如果购房者贷款200万元,按照一年前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九折优惠、25年期计算,月供为11014.73元;按照现在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25年期计算,月供为12150.71元。对比来看,月供增加1135.98元,还款总额增加340794元。
放贷周期三个月“起步”
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好说”、“不确定”几乎成了各家银行对于放贷速度的一致口径。
某股份制银行个贷专员在听说记者咨询按揭贷款时,直接表示:“建议您找中介申请,批量业务的优先级靠前,处理相对较快。如果自己申请,等待时间更长。”
某国有大行的个贷专员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房贷额度预算也比较紧张,元旦过后释放的新额度,优先给了去年那一大波没放款的。现在面签,一般15个-20个工作日批贷,放贷大概3个月,如果政策有变,会另行通知。”
在某城商行网点,个贷专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批贷大概需要10个工作日,放款至少3个月以上,目前还有去年7月份批贷的客户没有放款,都在排队。”
同时,这位个贷专员补充道:“如果贷款人买房是连环单,可以提供相应证明,同时还需要中介和买卖双方多打电话催一下银行,可能放贷能快一点,但是也不敢保证,因为堆积的单子太多了。”
《证券日报》记者还以购房者身份走访咨询了多家房产中介。北京市朝阳区某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我们合作的银行主要有三家,元旦过后不管是批贷还是放贷都变慢了。如今批贷是10个工作日起步,3个月-5个月放款已是常态。目前各家银行的放款速度取决于以前积压贷款申请的多少。”
2017年密集的调控,让京城房地产市场全面陷入低迷。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136237套,同比下降50%。新房市场方面,住宅签约量为26960套,同比下降45%。
有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整个资金方面的成本将会有所提升,从信贷方面来看,房贷利率继续提升将是大概率事件。(记者 刘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