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香港在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防控中谋求平衡

2018年01月21日09:17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界代表日前在港参加第十一届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成为金融科技监管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过度规管、行业保守思维和人才短缺最可能影响金融业创新。对此,香港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在科技创新和风险防控方面探索平衡。

香港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香港金融管理局2016年9月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使银行及其伙伴科技公司可在无需完全符合金管局监管规定的情况下,邀请有限数目的客户参与金融科技项目的试行。这项安排可使银行及科技公司收集数据及用户意见,以便在正式推出前对有关产品或服务作出适当修改,从而加快推出产品的速度及降低开发成本。

截至2017年12月29日,香港共有涉及9家银行的28项新科技产品使用沙盒进行试行。其中14项试行已完成,有关产品也已推出。此外,有16项试行由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进行。

根据监管沙盒运行1年的经验,金管局于2017年9月将沙盒升级,推出沙盒2.0:2017年11月开始运作金融科技监管聊天室,科技公司无须经过银行,可直接通过聊天室与金管局沟通。

香港金管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保险业监管局的沙盒已相互协调运作,为跨界别金融科技项目提供“一点通”切入,按实际需要接通3个监管机构的沙盒。

在推动虚拟银行方面,香港金管局2017年9月公布一系列推动香港发展智慧银行的措施,其中也包括在香港引入虚拟银行。根据香港《银行业条例》下现行发牌制度,不论金融机构或科技公司,只要符合发牌条件及一系列审慎监管要求,都可申请成为银行,经营虚拟银行业务。

高度重视加密数字货币风险防控

在推动金融科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密切留意首次代币发行(ICO)、加密数字货币及虚拟银行在香港的发展情况。

根据不同市场的发展情况,各地监管机构对ICO的监管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有个别监管机构采取全面取缔,也有监管机构在现行监管制度下作出规管。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指出,数码代币并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虚拟商品,并没有实物或发行人支持。这些虚拟商品价格波动非常大,并不具备成为支付媒介或电子货币的条件。

根据ICO在香港市场的发展情况,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在2017年9月发出声明,如ICO所涉及的数码代币符合证券的定义,就该类数码代币提供交易服务或提供意见,管理或推广投资数码代币的基金,均可能构成受规管活动。从事以香港公众为对象的受规管活动的人士或机构,不论位于何处,都须获证监会发牌或向证监会注册。

数据监管和金融监管今后或合一

在亚洲金融论坛的与会者现场投票中,问到最有可能影响金融业创新的因素,与会者选择最多的是过度规管(得票率29%),其次为行业的保守思维(得票率21%)和人才短缺(得票率15%)。

刘怡翔表示,新兴金融技术代表市场的革命、新的体验和机遇,同时对于监管机构而言也是新的挑战。监管机构需要在保护投资者、消费者,推动并积极倡导市场发展及技术发展,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预计,数据监管和金融监管今后应该会合二为一。监管者更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问题,最大的问题不是定价,而是网络安全。监管当局必须要展现出一种公共资源的承诺和投入,以确保有足够资源来更好协调各种风险和挑战。

刘怡翔认为,区块链货币为监管机构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是非常有用的技术,在很多领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应用。香港金融局以及货币机关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目前正在贸易融资方面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为此也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责编:黄子娟、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