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人民网 于凯摄)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陈灿)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3月24日在北京召开。在25日下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政策”的单元中,新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人民生活的水平继续提升,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易纲将当前金融方面的主要工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二句话“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第三句话“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保持金融业整体稳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易纲强调,金融业的开放有三条规律要遵循。一是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业,应当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要以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开放要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重,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要与金融的监管能力相匹配。“如果我们遵循这三条规律,我们就会不断地将金融开放推向前进。”易纲表示。
易纲表示,“我们已经放宽了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明确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外资准入的政策。同时,进一步放宽银行、证券、保险业股比的限制。未来还要继续推进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的改革。”
在社会关心的监督方面,易纲强调,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并不意味着不要监管。“外资机构准入和开展业务的时候,仍然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进行和内资一样的审慎监管。所以,放开股比限制实际上是内外资一视同仁,内外资受到的审慎监管是一样的。这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所要求的。”
今年国资划转社保试点有望提速 今年国资划转社保试点有望提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在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时表示,会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收益来增加社保基金的总量,不仅使它安全,而且要拓展盈利空间。专家表示,社保基金开源增收是当务之急,今年国资划转社保试…【详细】
调查:全球商业领袖认可中国创新环境 日前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风向标”报告显示,中国创新环境得到普遍认可,超越德国跻身全球前三。中国企业家对创新的需求十分迫切,对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有思想准备。 这项调查报告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委托全球著名独立调查公司…【详细】
老有所养如何养?税优、医养结合成主要方向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张文婷)“自1999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18年间老年人口已净增1.1亿。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来自国家老龄委的数据表明我国的老龄化已进入飞速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