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大行“西瓜芝麻一起捡”的背后:得“草根”者得天下

人民网 李海霞
2018年05月03日08:07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大银行、小企业,看起来似乎“门不当户不对”的金融服务供需两端,在新时代的发展大势之下, 突然变得亲切起来。

5月2日下午,一场热热闹闹的普惠金融战略启动大会在建行总部举行。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致辞中,该行董事长田国立金句妙语频出,时而语重心长,时而幽默风趣。近万字的讲话透出一个重要信号:作为老牌传统银行,建行正在巨变!不仅仅是方法转变、模式转变,更是观念转变、思想转变。而变的方向是迅速实施“双小”战略:向小行业、小企业实施战略侧重点转移。

主动求变,老树也要发新枝。从“双大”到“双小”,并非顾此失彼,而是“西瓜芝麻一起捡”。用田国立的话说,未来的金融,必将是得“草根”者得天下。原因无他,一直难以充分获得金融服务的7300多万户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载的是国计民生,代表的是未来的中国。

“国家队”此时进场,是天时更是人和。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自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一直是各国都难以解决的国际化的大课题。我国在国家层面确定普惠金融战略,成为了世界的“独一份”。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激励普惠金融发展的配套政策频出,法治环境逐步完善。政策红利的释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传递出了清晰的国家要求和政策导向。

然而,普惠金融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落实普惠金融国家战略,不能只靠良好的愿望,还要有足够的能力。正如田国立所言,能不能迅速把普惠金融抓出成效,已经成为衡量当代银行一把手是否具有现代银行的领导素质和责任心的重要指标。

大型银行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进入普惠金融领域,凭借着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海量的数据信息、强大的科技水平和包容的互动能力,成为了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最强有力的生力军。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略布局中,支持小微企业是大事业,更是重担子。

正因为缺乏金融服务,小行业、小企业才更加渴求资本。在现实生活中,最没有钱的人往往只能拿到最“贵”的钱。不只想着赚大钱,不与国与民争利,通过技术的手段让利于民,用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为国家出力,是以建行为代表的大国重器理应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服务于“草根”小企业,需要情怀、勇气与魄力;服务好“芝麻”小行业,更需要担当、智慧和能力。

毫无疑问的是,普惠金融将成为各大传统银行的练兵场和大舞台。或许已在“灰犀牛背上狂欢”多时的大银行,不妨俯下身姿,扎根于民,在普惠金融的舞台上去尽情发挥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让普通百姓在追求美好生活中,都能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