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规矩来 严管漏网车

个体的安全感,来自全社会对规则的遵守。安全的交通环境,需要每个人为之努力
马路口,红灯亮起,汽车纷纷停在白线后,等候已久的行人们迈开步子,几辆电动车、摩托车却对红灯视若无睹,毫不减速呼啸而过,在行人的惊呼声中“一骑绝尘”……
小区里,人行道上,老人拎着菜篮缓步而行,放学归来的孩子们打闹嬉戏。几辆电动车、摩托车“突突”着冲上人行道,在人群中左右穿梭,不减速、不按铃……
如今,在一些城市,类似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针对摩托车等机动车驾驶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出了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但对电动车,规定却相对模糊。我国现行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颁布于1999年,各项规定颇有“年代感”,没有将电动自行车纳入机动车范畴。但随着消费需求改变和技术升级,市面上很多电动车的最高时速等指标已经符合机动车标准。最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今年1月向社会公布,新标准从发布到实施有一定过渡期,导致大量“超标”电动车依然抢占非机动车道,无牌上路。
笔者曾在一个没有交警的路口观察,短短半分钟之内,就有10余辆电动车、摩托车闯红灯,而且闯得毫不犹豫。为啥他们不怕监控、不怕收罚单?“无所畏惧”背后,是管理漏洞。在没有交警执法的路段,摄像头能精准捕捉违规汽车,却对大量没有牌照、不去年检的电动车、摩托车没办法。很多驾驶者还戴着头盔,即便拍到了违规行为,也无法处罚到人。每年因违反交规被处罚的电动车驾驶者数量,与实际违规人数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这些“放飞自我”的车辆已成为交通安全的大隐患,尤其是外卖小哥的送餐车。送餐高峰期往往和下班、放学时间重叠,路口、居民区行人众多,快速穿行十分危险。据上海和南京的交管部门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送餐外卖行业就发生伤亡交通事故共76起;南京市2017年发生涉及外卖送餐电动车交通事故3242起,造成2473人受伤。
对屡屡挑战交规的电动车、摩托车,不能再听之任之,必须尽快加强约束和监管。
规矩立起来。要完善、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对摩托车应执行更加严格的扣分、罚款标准,提高驾驶员的违规成本。对电动车须尽快更新国家标准,将符合标准的车辆纳入正规机动车管理范围,并督促各地执行、落实最新的标准和规定,而非仅仅将“规矩”停留在纸面上。
监管严起来。好的法律法规需要强有力的执法保障。要赏罚分明,强化驾驶员的安全守法意识。交管部门可以根据路况组建更多小队,以机动巡逻与定点检查相配合的方式,整顿交通秩序。在杭州等地,正是通过严密的道路监控和严格的交通执法,才让“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为大部分当地人遵守的规则。有杭州司机感叹:“被监控拍到不仅扣分罚款,还会被公示。罚怕了自然长记性,慢慢就养成好习惯。”此外,还须加强督办牌照的力度,只有做到“一车一牌”,处罚才能落实到人。
宣教多起来。不管是否造成安全事故,不守交通法规本身就是错误,就应该受到监管与惩罚——对这类概念性、原则性问题,要进行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对象不仅是电动车、摩托车驾驶员,还应该包括送餐公司、外卖平台等有骑行业务的企业,以及相关类型车辆生产商和销售商。
个体的安全感,来自全社会对规则的遵守。要让交通规则的“网”覆盖所有出行者。无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是行人,都要按“红灯停,绿灯行”的规矩办事。面对红灯,谁也别例外,该停都得停;绿灯亮了,也不用提心吊胆,可以踏踏实实过马路。安全的交通环境,需要每个人为之努力。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1日 1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