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染发类化妆品具有特殊性,使用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美丽消费:染发与烫发分开做(消费连线)

本报记者  林丽鹂
2018年05月25日04: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以为染发是很平常的事,没想到这次过敏了。”34岁的张女士没有化妆品、食物或其他接触物过敏史,但在理发店染发后,感到头皮烧灼、干燥、刺痛,还会流眼泪。“3天后头皮上出现了水泡,头皮屑多了,掉发情况也比染发前严重。”不久,她颈部皮肤也出现了丘疱疹,到医院就诊用药后,症状才逐渐减轻并消失。

  很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染发,却不知道染发类化妆品具有特殊性,使用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染发类化妆品使用信息提示》,呼吁广大消费者提升化妆品安全使用意识。

  染发不当容易诱发皮肤病

  据统计,2017年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共收到染发类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688份,占收集到全部特殊类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的21.02%,涉及染发类化妆品2707例次,其中报告严重的有25份,占特殊类化妆品严重报告总数的55.56%。

  根据报告,因染发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毛发损害为主,其次为化妆品荨麻疹、化妆品光感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痤疮等。主要表现为皮损红斑、丘疹、斑丘疹、水肿、渗出、水疱等。使用者自我感觉的症状以瘙痒为主,其次为灼热感、疼痛、紧绷感、干燥、头晕、头痛等。

  16岁以下少年儿童不宜染发

  为避免染发不良反应,专家建议,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合法渠道购买染发类化妆品,并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染发类化妆品不可用于头发以外的其他部位。16岁以下少年儿童不宜染发。染发与烫发不宜同时进行。

  染发前,尤其是更换产品或新购产品时,建议进行皮肤测试,取少量混合均匀的染发产品涂于耳后进行测试。还应查看头面部等易于接触染发产品部位的皮肤是否有破损、红斑、丘疹、皮疹等。

  染发时,应佩戴手套、耳套等防护措施,为避免染发产品和皮肤接触,可使用凡士林等涂抹在易于接触染发产品的皮肤部位。

  染发后,应注意观察头、面部等是否有皮疹、瘙痒、灼烧感或其他异常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立即彻底清洗,如症状严重或未缓解,应及时就医,并携带染发产品到医院。如果怀疑化妆品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31反映情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5日 18 版)
(责编:冯人綦、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