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适应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20万辆,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增长均为2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增长94.4%和92.3%。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加,将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汽车行业应有的贡献。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截至今年4月,全国已累计建设充电站6.5万座、换电站644座,各类充电桩187万个,建成覆盖176个城市、超过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为让电动汽车“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国家电网持续投资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74亿元,形成“十纵十横两环网”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推进公共充电网络向乡村延伸,共建成公共、高速、乡镇等保障型充电设施12.8万个。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但产业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政策支持与创新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基本实现贯通。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等突出问题。
对此,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促进整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技术等进一步融合,健全充电、停车等各项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电动化水平,有效提升配套产业链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其中6月的渗透率已超过12%。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将发生明显改变:绿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显著扩大,充电设施智能化将得到普及;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健全。”付炳锋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