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余璐)“‘十三五’时期,气象部门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和任务。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气象卫星体系建设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今天,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司长曹卫平如是说。
曹卫平介绍道,“十三五”时期,我国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服务领域拓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商业、能源、水利、交通、环保、海洋、旅游等上百个行业,成功应对超强台风、暴雨洪涝、严重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由“十二五”时期年均约1300人下降到800人以下,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6%下降到0.3%。
“此外,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全球十大世界气象中心之一,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气象国际治理中充分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曹卫平说。
目前我国气象预报能力是属于什么水平?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金荣花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自主知识产权数值预报模式为核心技术,从零时刻到月、季、年,从中国区域到全球范围,涵盖基本气象要素、灾害性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影响预报等较为完整的无缝隙气象预报业务体系。
“我国气象预报实现了从站点、落区到格点、数字的转型发展。”金荣花谈到,如今,人们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了解气象预报信息,智能网格实况与预报正式业务运行。从预报精准度上来讲,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6%,最高和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2%和84%,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9%,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可以达到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缩小到70公里。在气候预测方面,提前6个月的ENSO(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预测技巧达到0.8,MJO(热带大气低频振荡)预测技巧超过20天,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十三五”打下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将如何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此,曹卫平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气象局将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推动气象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向地球系统延伸、向全球范围拓展、向数字智能新业态转变。实施数值预报、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气象+”赋能行动三大攻坚战,构建自立自强、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面向地球系统、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保障国家战略、普惠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规范有序、协调发展的气象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国家发改委:做好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
- 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 (申佳平)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促进化肥生产供应,确保明年春耕用肥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就做好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有关事项发布通知,提出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科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得对化肥生产企业实施有序用电。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经济运行部门要抓紧梳理本地区化肥生产企业用煤供需和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指导煤炭企业与化肥生产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签订中长期合同;对已签订中长期合同的加强履约监管,对年前存在用煤缺口的抓紧组织协调煤源补签合同,并督促化肥生产企业对明年用煤量足额签订中长期合同。…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