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个人大病救助 越来越规范了
在海口,33岁的杨晫媗和众多打工人一样,怀揣着一个朴实又美好的梦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家人安稳度日。
然而,2024年8月21日,意外突然降临,母亲遭遇车祸,妹妹又确诊恶性骨巨细胞瘤,还出现了双肺转移的情况。
转机发生在1个月后,杨晫媗抱着一丝希望,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发出了求助信息,没想到短短一周,就筹到了125100元。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少的暖心私信,那些陌生人分享自身经历,给予鼓励与安慰,让杨晫媗重新鼓起了与困境抗争的勇气。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助力下,他们接住了爱心的“接力棒”,并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暖心故事的背后,是大病救助体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时代缩影,也凸显出规范平台发展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一方面,部分求助信息真假难辨,让爱心人士心存顾虑;另一方面,善款管理不透明,收支流程模糊不清,损耗了行业公信力。
在此背景下,民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遴选工作,并于2024年12月指定水滴筹、轻松筹以及暖心惠民三家平台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
在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大病救助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领域。一场围绕大病救助规范化、高效化的变革正悄然展开。
记者注意到,此次《管理办法》规范平台运营细节,从求助信息真实性审核,到善款收支全流程公示,都立下硬标准。这不仅淘汰掉不合规的“劣币”,更为靠谱平台营造出优渥发展土壤,重塑行业信任根基。
以水滴筹为例,平台上不断涌现暖心故事:河南宜阳的黄朝阁,与年迈奶奶生活清苦,急性白血病让这个家摇摇欲坠,18岁的他两次筹款超19万,得以完成化疗与骨髓移植,重返校园追逐学业梦想;远在3700公里外的新疆喀什,买买提艾力・艾合买提被急性白血病绊住脚步,家庭无力承担高额费用,该平台两天汇聚20多万爱心款,助他跨越难关。
当政策与平台“双向奔赴”,救助效率迎来乘数效应。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八年,平台累计为332万名大病患者提供过筹款服务,约4.66亿人次通过平台为求助人提供过帮助,筹集医疗资金总额突破663亿元。
“《管理办法》明确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准入以及运营规范,将推动行业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作为民政部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公司将严格遵守并积极落实民政部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方面的管理规定,倡导依法合规经营,营造公开透明的个人求助行业环境,全力支持配合新规的落地工作。”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民政部的这份准入名单,是行业迈向高质量的“入场券”。展望未来,在政策不断完善、行业持续进化的双重助力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将解锁更大社会效能。各界也需同向发力,民众多些信任、监管部门强化督导、媒体助力传播,合力助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在政策护航下蓬勃生长,织密温暖高效的救助大网,为困境家庭燃起希望之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