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安徽:紧盯科技创新发力

2025年02月09日08:15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安徽:紧盯科技创新发力

“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在2月5日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安徽定下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凭借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安徽近些年的争先进位有目共睹。2024年,安徽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3.6%、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6.1%、提高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安徽产业向新发力、向智而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脉动强劲。

前不久,在合肥科学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上亿摄氏度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聚变反应达到千秒量级才能自我维持,跨越‘亿度千秒’意味着人类首次在实验装置上模拟出未来聚变堆运行所需的环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

近年来,EAST在长脉冲高约束模运行连续创造了60秒、100秒、400秒等重大里程碑,让中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行列,也为全球聚变堆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前,安徽着力推进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祖冲之三号”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最强优越性,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走在世界前列,“天都”双星实现绕月编队飞行。

作为安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合肥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一批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纷纷涌现。2024年,由科大讯飞牵头完成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的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发射升空;由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盾量子等共同研制的“天衍-504”量子计算机发布。

2月5日,位于合肥包河经开区的柔性科天机器人材料有限公司里,技术人员吴旻晨正在护理人型机器人的皮肤。为了让人形机器人更加仿真,该公司通过水性聚氨酯材料与TPE、硅胶等传统软体材料复合而成机器人的柔性皮肤,“保留柔软手感的同时,我们升级推出了更加轻量化的柔性皮肤材料。”吴旻晨告诉记者。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大模型技术的催生、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应用等,安徽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在加速崛起。

低空经济是未来经济新赛道。芜湖市瞄准低空经济,建立航空产业园,集聚上下游企业200多家,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就可以生产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

春节前,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在淮南正式投料试车。淮南点煤成“金”、追新逐“链”迈开新步伐。

近年来,安徽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80%以上的省科技攻坚项目由企业牵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达81.3%。

“中电信量子集聚全国600+行业优秀人才,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球首创融合QKD的分布式密码系统,自主研发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品透露。

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安徽提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新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家以上;健全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

(本报记者 常 河 丁一鸣)

(责编:孙红丽、杨迪)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微信扫一扫
提供新闻线索微信扫一扫
提供新闻线索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