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想要入手新能源汽车?这6条问题要弄清

2025年02月10日17:3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凭借节能、智能化等优势,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新选择。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

然而在销量迎来巨大增长同时,新能源车也伴有电池老化、续航焦虑、智能系统卡顿、智能驾驶安全隐患等潜在问题。本文将从电池、续航、智能系统、保值率、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实用的购车建议。

1.电池老化与安全隐患:如何避免电池寿命衰减?

受当下电池技术的限制,新能源车的电池使用5-8年后,电池老化,会面临续航衰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容量会逐渐衰减,导致续航里程大幅下降。而更换电池所需的费用,往往占到了车辆售价的一半甚至更高,同时在电池老化后,还会因电池磕碰造成的隐形伤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正从营运车领域逐步走向百姓家。在今年1月2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将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深化重点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换电车型品牌相对单一,消费者在选择电车型时,需要更加关注电池质保政策,尽可能选择提供电池终身质保的品牌,确保在电池出现问题时可以免费更换。

2.续航焦虑与充电便利:如何缓解充电难题?

尽管新能源车的充电技术不断进步,但充电效率低、充电桩分布不均、兼容性差等问题仍然让许多车主感到焦虑。由于不同品牌的车型对充电桩的兼容性有所不同,部分车辆可能在充电过程中遇到兼容性差、充电慢甚至无法充电的情况,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可以优先考虑自建充电桩较多的成熟品牌。

据了解,蔚来等品牌的换电站覆盖面较广,可以极大缓解续航焦虑的问题。此外,如果对续航焦虑较为敏感,又常常有远途的需求,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增程类的混动车型,在充电高峰期合理利用燃油动力,以减少充电等待的时间。

3. 智能系统升级与算力需求:如何避免系统卡顿?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车主打的智能化表现也成为消费者在选择时的重要评价指标。想要获得更好的智能化体验,高算力的硬件系统必不可少。如果车辆的算力不足,不仅会导致未来新功能无法升级,甚至会影响现有系统的卡顿,影响用车体验。

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关注车辆的硬件算力相关信息,目前行业内平均的算力水平在200-500TOPS,建议优先选择那些预埋了高算力智驾硬件的车型,来确保未来几年内系统能够流畅运行,并支持新功能的升级。当然如果条件允许,选择市面上算力顶尖的车型更是有备无患的方案。

4. 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如何确保行车安全?

目前国家法规限制车辆在L2级辅助驾驶能力,即驾驶员需时刻注意路面情况,及时接管车辆。在选择智能驾驶车型时,不要盲目相信车企对于“解放双手”等字样的宣传口号,优先考虑那些安全性能较高的车型,确保车辆在智能驾驶模式下有较高的安全上限。同时,驾驶员仍需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5. 二手市场保值率:如何提升二手车价值?

由于新能源汽车近两年的技术突破较快,产品更新迭代频率较高,加之电池衰减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二手车保值率较低。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不论是混动或是纯电车的平均保值率均在45%左右,部分新能源品牌和车型的保值率甚至低于40%。而在这其中,影响新能源车保值率最重要的问题便是电池健康状况和品牌售后及服务带来的困扰。消费者可选择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或选择带有车电分离的购买方式帮助提升二手车价值。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受众更大,其品牌影响力更强,更容易在二手市场流通。而车电分离的设计可以让新能源车消除电池衰减对车辆整体价值的影响。

6. 售后服务和维护成本:如何获得高效服务?

近两年大量车企入驻商超开设各种类型的体验店,虽然体验店可为用户提供试驾体验,但部分新能源品牌没有建立自营的售后体系,各地区的售后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导致售后服务效率低,甚至出现一次维修保养驱车近百公里甚至是异地维保,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消费者选车时,应优先调研该品牌是否在所在城市拥有自营的售后体系,是否可以提供高效且有保障的售后服务。除此之外,也有品牌除基础的售后保障服务外,还会额外提供更多场景化的服务,包括24小时紧急救援、代驾、免费代步车等额外的VIP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

(责编:曹淼、李源)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微信扫一扫
提供新闻线索微信扫一扫
提供新闻线索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