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政策优、活力足 物流稳中有进助推经济“加速跑”

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
2025年02月12日14:1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2024年12月30日,宁波舟山港—德国威廉港首条直达航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是目前宁波舟山港至欧洲最快的直达航线,可大幅减少我国长三角地区与西北欧之间的海上运输时长,将原有的45天航程缩短至26天,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起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物流成本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是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政策引导和协调推动下,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扎实推进,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与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9.0万亿元,同比增长4.1%。2024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物流需求有所回暖。在政策拉动、需求多样等因素影响下,新旧动能叠加、交替回升态势更趋明显,物流需求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高品质加快转型。

“2024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重要保障。2024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该负责人表示,从物流与经济数据对比来看,物流实物量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物流活跃性良好,全年各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均维持5%以上,均高于同期GDP增长;全年景气指数均值为51.7%,呈“前稳后升”格局,与货运量运行态势同步。

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完善流通体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现代物流发展指明方向。多部门协同发力,宏观政策与物流专项政策紧密配合,一系列减税降费、降低成本、助企纾困举措陆续落地见效,有效提振物流需求,进一步优化物流营商环境。

物流基础设施升级完善。交通物流网络体系日趋完善,2024年完成物流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5%,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铁路物流相关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铁路运输能力与物流效率提升。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0.7%,全国运输机场总数增至263个,民航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有所扩张。

2024年12月24日,60标箱二代储能柜产品从安徽合肥派河港码头启运,通过“水水中转”“一箱制”运输至江苏太仓港后换装海船出口。这次首票货物顺利从合肥“家门口”装船发往太仓港“出海口”,相较传统的公路运输每箱节省运费20%。

2024年以来,安徽扬水之长、综合发力,纵深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1月至11月,全省水路货运量占综合交通运输比例约37%,较2023年年底提升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2024年12月25日,两架载有血液的无人机从浙江省血液中心起飞,至杭州东站西广场的无人机公共起降点降落,中铁快运工作人员接到货物后搭乘G7449次列车从杭州东站出发,23分钟后到达绍兴北站,74分钟后到达台州站,标志着全国首个“低空+高铁”跨城联运场景投入运行。

“与传统汽车配送相比,使用‘低空+高铁’的运输模式,配送物资到绍兴至少能缩短半小时,到台州至少能缩短1.5小时,运输准点率可达90%以上,运输综合成本降低30%以上。”负责执飞任务的某公司工作人员说。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低空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低空+高铁”新场景的开拓,是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新探索,未来将继续强化低空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推动更多低空新场景落地。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全力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全力支撑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低至13.5%左右。全国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较2023年增长10%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将更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运输结构调整、多式联运发展等方面将取得新的突破,交通物流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责编:罗知之、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