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财米油盐》丨科创“尖子生”频出,这些地方都做对了啥?

2025年02月14日11:4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舞台上,人形机器人扭起东北大秧歌;互联网上,国产AI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用户量飙升;电影院里,《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百亿票房……2025年伊始,多个“东方神秘力量”火了。

踏出新路,才有可能扭转乾坤。“东方神秘力量”其实也并不神秘。在人民网《财米油盐》看来,诸多创新“爆款”扎堆涌现,既归功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不懈努力,也得益于各地政府长期培育的良好科创生态和营商环境。

“飞”出“六小龙”的浙江杭州,近日引起了海内外高度关注,以及多地政府的艳羡和思考。究其秘诀,不难发现两个“耐得住”。

一是耐得住深耕产业的“久久为功”。

以在“六小龙”里占据两席的机器人产业举例。早在2017年,浙江就率全国之先提出“机器人+”政策。作为省会城市,杭州一马当先,持续深耕。到2023年,杭州机器人工业产值已达150亿元,并集聚了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机器人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各个产业链环节。今年,杭州继续发力,近日更是宣布专门统筹现有产业政策资金的15.72%,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投入支持。

二是耐得住服务企业的“柴米油盐”。

比如,开发出《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开发公司“游戏科学”,在发展中就享受过政府帮忙申领游戏发行版号、各级奖补,甚至安排“送饭上门”的贴心服务;登上春晚舞台的宇树科技,也曾因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快速保护,而得到专利快速预审、上门指导操作的及时响应。此外,政府还搭建“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平台,实现企业办事“一次都不用跑”,切实减轻企业在申领补贴、申请政策扶持资金中的“隐形成本”。

不只是杭州,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好“有为政府”,促进“有效市场”,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有的地方“雪中送炭”——为助力初创型科创企业,安徽建立“天使基金群”,并将风险容忍度提升至80%以上,力破“不敢投”的困境。

有的地方“牵线搭桥”——重庆探索建立创业“陪跑人”制度,邀请经验丰富的人才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项目遴选、融资对接等专业服务。

有的地方“向内改革”——海南自去年2月对涉企检查、调研等活动实施“预约制”,给企业拒绝“过度调研”的底气。

从“给钱”到“给政策”,再到“拉资源”“建制度”,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从传统的领导型政府向“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型政府转变,将“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这一规律性认识落到实处。

身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无数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就在眼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科技浪潮风起云涌,下一个DeepSeek正在“孕育”,又会诞生在何处?值得期待!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经纶

摄像:赵晨

剪辑:石雪

设计:林珊珊

包装:赵晨

专题:《财米油盐》——你的财经宝典

(责编:申佳平、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