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 新茶饮产业助力提振消费

在消费市场的广阔版图中,新茶饮行业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提振消费的一股重要力量。据艾瑞咨询数据,以GMV(商品交易额)衡量,中国现制茶饮的规模,从2019年的1022亿元增至2024年的27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1.7%,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4260亿元规模。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但中国茶的价值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有关业内人士透露,当前茶叶产业产销面临一定挑战:一方面国外市场少有机会接触专业地道、口味丰富的东方茶,一方面国内茶叶多是自产自销,尚未像咖啡一样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除了标准方面的因素,口味与工艺的标准化、现代化创新也面临挑战。
如今,我国新茶饮企业在茶产业和茶科技方面进行着不断探索。
以霸王茶姬为例,在茶产业方面,其建立了严格的采购标准与稳定的供应体系,2024年采购1.3万吨原叶茶,覆盖多种茶系。这不仅为自身产品提供了优质原料,还带动了上游茶农增收,推动茶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随着广泛布局门店,霸王茶姬拓展了销售市场,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茶产业的整体价值。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岳飞曾表示,新茶饮带动了原叶茶的使用,对拉动我国茶叶消费、培养新兴消费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咨询机构的估算,新茶饮行业直接带动茶产业增值超100亿元——新茶饮行业每年采购上游茶叶原料超过20万吨,这大约占我国年茶叶内销总量的10%。例如,2024年底,霸王茶姬把产量占全国茶叶产量0.7%的小众茶“皖西黄大茶”,变成了2天销售300万杯的“现代茶”。
同时,科技创新在新茶饮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产品制作到门店运营,再到供应链管理,科技的赋能无处不在,为新茶饮产业的高效发展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霸王茶姬在产品制作环节引入自动化制茶设备、萃茶机等,实现了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在门店运营方面,其通过对消费数据的深度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进而优化产品配方、调整菜单配置;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其通过建设全链路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原料从采购到门店消耗的实时数据贯通。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对饮品的文化属性愈发关注。新茶饮产业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积极推动产业现代化过程中文化元素的体现。以霸王茶姬为例,其以“原叶鲜奶茶+东方文化”为定位,将茶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传递出浓厚的文化底蕴,类似“伯牙绝弦”“高山乌龙”“万里木兰”等命名,传递了“以茶会友”的文化意涵。近日,霸王茶姬递交美股IPO招股书,将赴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CHA,即“茶”的拼音。
有专家表示,背靠茶产业、为茶产业增添活力;让茶科技赋能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在商业活动中传递东方茶文化,新一代茶饮企业为“三茶”统筹大文章提供了鲜活样本。
根据招股书数据,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已经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开出了共156家门店。未来,随着更多新茶饮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深耕细作,中国茶饮有望在全球饮品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和中国消费品质的一张亮丽名片,带动消费市场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让中国茶饮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