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聚焦2025中关村论坛

加快数据共享 开放科学促进全球合作

2025年03月30日17:0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开放科学是促进全球合作的催化剂,它能够促进共享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区域之间合作,在这个时代开放科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开放科学国际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公处主任夏泽翰表示。

清华大学教授陈劲表示,开放科学始终是促进高质量科研,加强科研合作,促进科学和社会联系的重要机制。他认为,开放科学不仅是一个工具,也是科学研究的价值理念,适合向全社会推广,开放科学理念,不仅会改变我们人类科学研究的价值观,也会形成新的科学研究的原则。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认为,开放科学不仅促进了信息的透明化,还为各类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也面临AI冲击、数据壁垒等挑战。随着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科学研究的协作范围已超越国界,开放共享成为推动创新的基础力量。

他表示,面对AI时代,需培养兼具专业深度与跨界视野的“人桥”人才,同时在驾驭变革、掌握科学利器时要注意防范风险。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表示,合作共赢,共创未来是人类克服未来挑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相信只有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才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与创新政策处处长以色拉·克拉克表示,科学应该是共享的,而不是封闭的,在这个世界上,知识将不仅仅只适用于少数人,而是要造福于全人类。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表示,作为开放科学信息基础设施,要建立一种协作共享的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资源共享的模式;二是创造者联合协作模式;三是基于知识价值效应的科研生命周期流程协作模式。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张士运介绍道,北京国际合作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国际合作论文从2014年2.2万篇,上升到2023年3.8万篇,提高80%。从论文来说北京国际合作双提升,同时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合作,主导能力也在加强,同时推动SDT发展卓越成效,同时新兴技术领域合作非常强劲,而且开放科学成为国际合作非常重要的助推力。

他表示,未来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将有五个“点”:一是数据共享将成为引领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点;二是人工智能将引领国际科技合作的引爆点;三是人工智能将引领国际科技合作的引爆点,四是重大问题是引领国际科技合作的着力点;五是交叉融合是引领国际科技合作的支撑点。

(责编:罗知之、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北京按下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快捷键”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 据介绍,《方案》坚持企业视角、问题导向、改革开路、前瞻引领、安全可控,在全面总结评估前期数据出境政策实施效果、深入调研了解企业急需诉求基础上,从政策供给、数据利用、企业服务、技术应用、产业促进、安全监管等多个维度,统筹提出了一揽子创新举措,突出系统性、体系化设计,实现了谋篇布局上“由点的突破到面的拓展”,是首个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的综合性配套改革文件,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从“以落实国家数据跨境流动基础制度创新实践1.0版”向“以促进数据资源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通利用2.0版”加快迭代升级。…
6G成全球科技竞争焦点 AI或扮演重要角色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6G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关村泛联院副理事长、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表示,北京市率先布局6G领域,发布北京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央地共建中关村泛联院,为6G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