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强农技推广、就业支持、生育保障——
居民增收减负 发展动能更足(大数据观察·投资于人)

在田间,新农人跟着互助会学技术和经营;在工厂,返乡者在家门口就业挣钱;在社区,新生儿、多子女家庭享受配套政策和服务……
民生保障,可感可及。重庆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通过“投资于人”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助力高质量发展。记者在城区、乡镇、社区进行了探访,近距离观察相关实践的做法和收效。
农技推广
培育新农人队伍
“嘀——”土壤墒情监测仪发出提示音。重庆丰都县仙女湖镇枣丰协作农业园的育苗中心里,数百个喷头应声启动。
细密的水雾,沾湿了丰都新农人互助会会长侯俊的裤脚。他轻触平板电脑,一幅生长模型图表显示出来,“这无刺花椒,我们改良了好几年。”侯俊开始讲解种植技术,一群头戴草帽的农民学员凑上前来,听得认真。
作为农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侯俊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性深有感触。
2022年,丰都新农人互助会注册成立,侯俊担任会长,新农人培训中心跟着建立起来。“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需要会技术、懂经营的人才。我们想带出更多新农人。”侯俊表示。
近年来,得益于东西部协作资金、市里农业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互助会把更多资金资源投入到科研攻关和新农人培训上。
“我们这里叫枣丰协作农业园,是因为请了对口协作城市山东枣庄的专家,帮我们丰都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侯俊介绍,互助会运用各种专家资源,培育适合在山地丘陵地形种植的无刺花椒、斑鸠叶等,带动了老乡们增收。
“再有,就是抓新农人培训。既培养技术能人,也培养经营高手。”侯俊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走进了实践课堂。
课堂上,学员们轮番上台,学习体验直播带货。“他们正在‘孵化’当地的一个土鸡品牌。”侯俊认为,通过营销、管理,把山货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也是新农人需要掌握的技能。
如今,丰都新农人互助会下设了肉牛、花椒等10个产业互助分会,以及30个乡镇(街道)互助会。目前,丰都县累计培训新农人6847人,有效带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重庆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0万人,打造了一支新农人队伍。
就业支持
吸引农民工返乡
在外打工17年,刘荣富决定回老家——重庆开州区。今年初,他通过面试,成为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制片组长。
“之前在广东东莞,每月拿6000多元。现在每月拿5000多元,但是省了两地往返的钱,而且生活成本也低,算起来攒下的钱会更多。”刘荣富说,儿子现在上初三,也很需要陪伴。
曾经,作为重庆劳务输出重点区域,开州区在外务工人员规模接近60万人次。开州区持续投入资金资源,推进产业升级与公共服务提升,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最近4年间,工业园区集聚起龙头企业,乡村车间延伸出产业链条,使得超10万名外出人员回到家乡,留了下来。
开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王才毅介绍,近年来,开州区以人力智力回流、项目资源回引为目标,落地了上百个“乡情招商项目”,签约金额超400亿元,助力构建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3.7万户返乡创业实体,带动25万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昔日劳务输出地,正变为产业新高地。
为提高返乡农民工收入水平,开州区自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贴1.05亿元,返乡农民工人均月薪从2022年的4300元增长到2024年的5200元。
刘荣富的主管蒋兴云也是返乡回来就业的一员。前两年,蒋兴云一家搬进了开州区赵家街道专为返乡农民工配置的公租房,两室一厅,住得舒适。蒋兴云的两个孩子,都就读于赵家小学。“返乡就业的人多了,赵家街道新建了小学和高中。”蒋兴云说。
近年来,开州区面向返乡农民工,新建保障性住房3487套、中小学12所。今年以来,重庆推出“设置返乡服务站点”“包车包机包列”等12项服务举措,帮助农民工就近就业,已促成农民工就近就业5.1万人,同比增长11.4%。
生育保障
提供多方位服务
吴珊的手机里,弹出了“宝妈服务群”的消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将在第二天上门指导抚触技巧。
35岁的吴珊是重庆江北区洋河花园社区居民。去年2月,通过检查,她得知自己怀上了二胎。
“家人对我很关心照顾,各种政策和服务,也让我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吴珊说。
面向女职工,重庆额外增加了产假天数。女职工以及参加生育保险的失业人员,满足基本条件的都能够申领生育津贴。
去年10月,吴珊生下二宝,洋河花园社区马上建起了“宝妈服务群”,对接相关事宜和服务。社区党委书记陈珍珠介绍,社区工作者会主动协助孕妇,做好生育服务证办理工作,定期开展一对一电话或入户跟踪随访工作。孕妇生产后,社区及时建立联络群,同时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开展新生儿健康指导,并就户口办理、疫苗接种、医保等问题进行详细辅导。
近年来,重庆通过政策引导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构建起多维度、全周期的孕产妇关爱服务体系。在社区层面,各区县积极推广“宝妈服务群”等线上服务平台,提供产检绿色通道、专家在线答疑等服务。此外,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协同机制也在不断强化。按照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全市实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相关规范,做好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
有了二宝,吴珊一家也考虑起了二套房的购置。“我们了解到,二孩及以上家庭在重庆市中心城区买二套房的,可以享受首套房的商业贷款政策。”吴珊说。
“给大宝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打听了下,班里挺多同学都添了弟弟妹妹。”吴珊说,如今的政策和保障更加完善,当父母的能感受到。
田间、工厂、社区,农技推广、就业支持、生育保障……行走重庆,可以看见,“投资于人”、促进居民增收减负的生动实践,正给人们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8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