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造新实体
以开源促开放 加速构建产业创新“朋友圈”

最近,DeepSeek发布新版大模型V3并宣布开源,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今年以来,多家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相继宣布开源模型或开源计划,其中不乏很多初创公司的身影。
其他公司忙着建“护城河”,为何他们会不约而同选择开源?
详戳视频,一起聊聊“开源为何如此重要”↓
什么是开源?简单讲,大模型开源就是把模型“家底”全公开,任何人均可对其源代码、参数、架构进行查看、使用、修改及发布。
此举如同大模型开发公司主动拿出“祖传秘方”免费发放,对初创企业而言,开源将直接省去技术自研和试错成本,避免重复走他人走过的道路,让其能站在彼此肩膀上做研发、搞创新,帮助初创企业快速搭建自身AI系统。
技术开源一子落,产业链条满盘活。从单一看,技术开源直接降低了企业的技术成本,有效激发科研人员、企业开发者、技术爱好者等群体创新活力。产业各方以需促研、以研促新,直接推动硬件、数据产商进行自我革新,一个更加开放、灵活的AI产业创新生态就此形成。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
良好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上技术开源带来的开放生态,各方“老友”汇“新朋”,加速构建起产业创新“朋友圈”。
以华为为例,近年来,华为坚持打造开放的计算产业生态,已开源操作系统、数据库和AI框架,并与产业界共同打造鲲鹏、昇腾繁荣生态。到2024年底,鲲鹏、昇腾开发者已经超过665万,合作伙伴超过8500家,解决方案认证超过22800个。
技术开源推动应用创新,应用实践又加速推动AI产业智慧蝶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从根源进行的技术突破,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进行一场系统性变革,全球AI产业格局正在得到重新定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明确“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针对AI产业所面临的数据安全、算法可靠性和监管合规等挑战,各级政府正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设立专项基金、牵头搭建跨领域协同创新平台等方式,为人工智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凝聚政策合力,助力科技成果创新转化。
“开源为何如此重要?”,答案至此已呼之欲出——
开源即开放。
开源让AI不再是少数巨头的游戏,更多企业有机会参与构建良性竞争体系,各方各展所长、集群汇智,共同推动AI技术智慧蝶变,让AI有机会以更快速度、在更大范围弥合智能鸿沟,实现普惠普及。
试想一下,当技术接管了数据计算与物理创造,人类得以专注于无法被算法量化的领域,聚焦科技研发、应用创新、艺术创造、人文关怀等领域深耕发力,徜徉数智蓝海,感知“诗与远方”。
而这,或许就是数智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制片人:章斐然、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李楠桦
制作指导:李佳
文字:王仁宏
主持:王仁宏
拍摄:张力洋
剪辑:黄新培、谈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