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在京举办

2025年04月13日13:02 |
小字号

原标题: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在京举办

4月9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议以“绿色、智能、融合、发展”为主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全方位加强管道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我国能源管输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加快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规模化应用,促进以科技创新支撑能源管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管道已成为全球能源运输的核心基础设施,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能源安全已超越国界,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同行,方为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由之路。历经七届沉淀,中国国际管道会议已成为全球能源管道行业的思想高地,成为引领行业潮流、推动创新突破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平台。他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能源储运基础设施运营商,国家管网集团愿与各国同仁一道打造好这一平台,健全常态化国际交流机制,共筑技术创新联盟、共建绿色发展生态、共拓全球市场蓝海,让能源脉搏跳动得更加强劲、让发展纽带联结得更加紧密,为推动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幸福美好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管网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何仲文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两年一届的行业盛会已成功举办七届

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是全球油气管道行业深化交流合作、展示创新成果、共谋发展未来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在推动我国管道技术进步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设置能源管输战略与发展、管道建设、材料与装备、输送与储存、安全与维护、数字化与智能化、低碳与新能源、青年论坛等8个专题论坛。来自33个国家的35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187位国内外院士、行业专家、知名学者作主旨及专题报告,共同研讨绿色管道建设、智慧管道运维、人工智能及量子技术等前沿科技,为能源管输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产油气管道重大装备亮相盛会

大会设置技术装备与成果展区域,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企业参展,超3万人现场观展。

国家管网集团研发的大型天然气管网仿真系统、1422毫米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暨技术装备与成果展上首次亮相。

大型长输天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破解了制约我国大型油气管网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管网仿真工业产品的空白,保障了能源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为智能管网建设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已在3万公里天然气管道上线运行,各项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422毫米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管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新突破,经中试试验验证,可较好识别管道本体损伤及应力状态,为超大口径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来源:国家管网公众号)

(责编:曹淼、李源)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透视资本市场“科技叙事”:向新、向智、向实
  “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发现培育、识别筛选和IPO支持机制”“增强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的包容度”“支持境外已上市科技企业回归”…… 4月初,一场由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牵头召开的专题座谈会,在科技圈子里引起较大关注。 这场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为名的交流,囊括了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商业航天、网络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代表,并通过这些代表们的具体建议,传递出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加力支持优质民营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信号。…
水利部答人民网记者问:西辽河生态复苏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水利部召开西辽河生态补水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张延坤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西辽河生态复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谋划多水统筹,在深挖本流域节水潜力基础上,用好引绰济辽、辽宁供水延伸工程内蒙供水支线等引调水工程水量,依托流域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实施跨流域调水,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