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业界:坚持人才引领、人才驱动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人民网记者 黄盛
2025年04月21日10:5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才是生产力第一资源,新质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如何以新质人才激活城市发展软实力?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新质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依赖各类生产要素的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改进,人才要素影响生产力的质量与能级。

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表示,在新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强调“精心”,要聚焦迫切需要和长远需求的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精准有效的措施培养人才;在新质人才评价机制上要注重“精准”,要积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制定差异化评价标准;新质人才成长方式上要倡导“精密”,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有计划地加强学校、企业、社会协同,畅通人才成长路径,确保新质人才成长链贯通,形成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精密配合;在新质人才发展环境上要突出“精良”,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

“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人才生态在一定的地理区域或特定社会范围内,人才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人才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忠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辉表示,当前激发生产力变革的人才的发展环境与过去相比出现较大不同,既要依靠基础教育完成人才数量储备,又要拓展高等教育的深度和产业发展的高度完成科研、管理人才遴选及梯队建设工作。

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院长许云霄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新质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新质人才。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应坚持人才引领、人才驱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会议上,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梯度显著,东部领跑全国;主要城市新质人才需求差异化显著,高端产业带动需求井喷,技术岗位持续走俏;人才流动正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责编:杨曦、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