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绘高铁事业发展新蓝图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速写


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CR450动车组开创世界高铁新时代;开挖直径10.33米,“雪域先锋号”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填补国际高原高寒极端环境盾构技术空白;最大起重量高达3600吨,“大桥海鸥”号起重船造大桥、建风电、吊装海上石油平台模块……在7月8日至10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装备展”)上,超500家国内外企业携大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展现世界高铁发展创新图景。
记者了解到,本次装备展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共设置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两个展区,集中展示当今世界铁路技术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
高铁让生活更美好
复兴号模拟驾驶舱排起了长队。穿过隧道、跨越河流、横渡桥梁……“体验感太真实啦!”来自清华附中的学生驾驶模拟“复兴号”兴奋地说。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赵向红介绍,高铁自动驾驶技术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沿科技,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准点率,为旅客带来更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
站在CR450科技创新工程沉浸式体验区,各种虚拟乘车场景扑面而来;置身铁路装备模型虚实交互空间,9台列车模型的生动展示和环形屏幕的详细介绍,让观众亲身体验中国高铁的科技魅力。
赵向红表示,装备展的各个展区就像多扇窗口,让世界看见中国高铁不仅在轨道上飞驰,更在无数人的生活里,铺就着更便捷、更智能的未来。
中国高铁正引领世界发展
高铁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在装备展现场,各类微型沙盘精妙复刻着中国高铁的典型成就。
在中国中铁展区,世界最大跨度三塔两主跨斜拉桥——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巍峨雄阔,刚刚合龙的大桥创造六项“世界之最”;额定起重量世界最大的步履式架梁起重机——沪苏通长江大桥1800吨架梁起重机,仿佛一个“大力士”,不断刷新着国内内河钢梁吊装多项纪录……展台讲解员告诉记者,从架设桥梁到开通隧道再到建设交通枢纽,重大国产智能装备助力中国铁路从速度向智慧不断提升。
来到中国中车展区,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整齐排列,“澜沧号”列车“满载”中老两国人民的友谊,大功率内燃机车成为绿色交通的代表……这些先进交通装备的突破和应用,不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美好旅行生活,也成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解决全球交通发展挑战中的生动实践。
正如国铁集团副总经理王立新所说,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桥梁设计建造技术、现代化的施工装备、谱系化的智能动车组,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发展。
推动世界高铁共建共享
中国铁路发展需要走向世界,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铁路。
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克诺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与商用车制动系统制造商。本次装备展上,克诺尔集团隆重推出一款专为中国机车市场量身打造的机车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我们深度参与了中国高速铁路从起步到世界领先的全过程。”克诺尔集团苏州项目副总监仓万东告诉记者,集团在中国已建立4个研发中心、15家生产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本地研发、制造和供应链体系,为中国城市轨道与高铁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与服务保障。
钢轨打磨车、重型轨道车、道岔清筛车……在金鹰重工展区,服务于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吉乌铁路等海外重点项目的关键核心装备悉数亮相。金鹰重工副总经理陈兴风在现场告诉记者,公司专注铁路基础设施养护装备的制造研发,如今五大系列、135个品种的产品谱系正逐步走向海外市场。
国铁集团总经理宋修德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国铁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世界各国分享高铁发展成果,携手共绘高铁事业发展新蓝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提供新闻线索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