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央行7月15日开展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

2025年07月15日08:45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公告表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8000亿元,6个月期6000亿元。

买断式逆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卖给债券购买方(逆回购方),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购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的交易行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买断式逆回购是超越传统工具的政策创新,能够直接补充基础货币,可以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记者表示,买断式逆回购通过“买断+回购”机制,将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主动扩张,直接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3或6个月期限),比传统MLF(中期借贷便利)更具灵活性。同时,操作利率若低于市场水平,可压低银行体系边际资金成本,进而传导至企业融资端。另外,买断式操作不依赖银行质押品质量,可缓解中小银行“资产荒”压力,推动信贷资源向普惠、科创等领域倾斜。  

田利辉分析说,对比传统工具,买断式逆回购的优势,一是期限更长,相比7天期OMO(公开市场操作),3个月或6个月的期限可熨平短期波动,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二是无抵押依赖,突破质押式操作对高评级债券的依赖,降低中小银行融资门槛。  

据记者了解,7月共有12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其中3个月期到期量为7000亿,6个月期到期量为5000亿。7月开展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7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此向记者表示,在5月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释放约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基础上,近两个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实施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一方面有助于在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也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

田利辉对此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实施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的原因在于对冲结构性流动性缺口、为政策性金融工具“输血”和传递“稳增长”决心。具体来看,一是7月12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量叠加地方债发行提速,易引发短期资金面紧张,“超量续作”可平滑季末流动性波动,避免市场利率超调;二是当前“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需配套3万亿增量资金,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提前为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确保政策落地不因流动性约束“卡壳”;三是连续净投放释放“政策蓄水池”信号,稳定市场对经济“弱复苏”而非“硬着陆”的预期。  

此外,田利辉建议,买断式逆回购需要警惕流动性淤积,需加强财政—货币协同,打通“宽货币”到“宽信用”通道。

另外,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打破月末公告惯例,分别于6月5日和6月13日发布买断式逆回购公告。此次7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于月中公告进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此,王青告诉记者,这表明每月买断式逆回购已从月末披露转变为月中披露,显示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加,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能够更为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可以有效平滑大额MLF到期引发的资金面波动,有助于保持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增长动能回升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