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丰富市场监管政策宣贯场景 AI成助手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日,“AI赋能市场监管宣传写作训练营”举办,旨在丰富市场监管政策宣贯模式,完善政策宣贯体系,提升服务经营主体能力。
当AI遇上市场监管宣传,不再是枯燥的公文和刻板的通报,取而代之的是15秒生成的创意海报、人格化的虚拟代言人、沉浸式执法实录。
据训练营组织方中国工商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训练营中,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带来了当地运用AI技术结合当地特色的案例。比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AI+多媒体+大数据”支撑体系让内容创作进入“秒级时代”,AI智能创作实现15秒出图、60秒出视频,单条内容生产成本直降60%。大数据精准推送使内容点击率提升30%,投诉响应时效缩短一半;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年轻干部自主开发的“市监冰灵”AI系统,覆盖公文写作、法规查询等高频场景;对外服务的AI“惠企名”智能帮办系统,名称核准通过率超90%,已服务超万人次,成为基层干部的“数字秘书”和企业的“云端顾问”;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打造“康康姐”IP,为AI时代的宣传提供了温情样本,用虚拟代言人的人格化运营和场景化互动,构建起覆盖10余个平台的政务新媒体矩阵,这些体验配合AI生成的短视频、图文推送,形成立体传播矩阵,让市民感受到“云端的市场监管专家”就在身边。
“AI是专业助手,而非决策者。”这一共识深刻影响着技术应用边界。中国工商出版社对各地的调研显示,AI生成内容必须经过“人工精修30%”的关键环节——政策解读类内容必须人工审核,表述准确性必须核验,意识形态立场必须把关。这种人机协同模式,让宣传既保持了AI的高效,又守住了政务宣传的权威性与亲和力。
据了解,部分地方市场监管局已开始探索AI应用规范,明确内容审核、数据安全、版权保护等标准,推动从“会用工具”到“善用体系”转变,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区域协同模式也在酝酿中,通过共享素材库与模型成果,避免重复建设,让AI赋能的宣传生态更加健康可持续。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