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縣大佛寺石窟大規模開鑿於唐初,於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基本建成,初名應福寺,北宋仁宗時改名慶壽寺,明以來俗稱大佛寺。距唐長安城(今西安市)約160公裡,是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佛教建筑遺跡。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今陝西省彬縣城西10 公裡處的城關鎮(原屬水帘鄉)大佛寺村的清涼山腳下,東側緊鄰大佛寺村,北臨312國道。
彬縣大佛寺石窟依山鑿窟,雕石成像,共130多個石窟,錯落有致地分布於約400米長的立體崖面上。共有佛龕446處,造像1980余尊,分為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佛洞)、丈八佛窟、僧房窟五部分。
據彬縣大佛寺石窟管理處主任孫彬榮介紹,彬縣大佛寺石窟是我國唐代佛教文化及石窟藝術的重要實物代表,體現了佛教文化在東亞的傳播與交流,是研究中國佛教及石窟藝術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料。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西出長安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第一站,是陝西省境內最大的石窟群,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佛寺石窟最核心洞窟就是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該寺最大的洞窟,方向為北偏東15度,洞窟內平面近似半圓形,其中有70個龕1001尊造像。它的平面近似凸字型,橫寬34米,進深18米,高24米。洞窟上部的總體構造是穹窿型的,窟內的主尊大佛阿彌陀佛,結跏趺座於蓮台上,高20米,頭高5.2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指甲蓋0.5米。大佛右手著膝,左手施無畏法印,全身姿態自然豐滿,神情端詳。大佛兩邊分別站了兩尊脅侍菩薩,均高17.6米,左側是觀世音菩薩,右側是大勢至菩薩。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側,刻著“大唐貞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銘文,由此判斷該石窟創建於公元628年。另外從開窟的形制、造像風格、題材內容、服飾特征分析,似為北朝晚期作品,說明唐最初開龕造像沿用了北周的模式。現在窟內的巨型一佛二菩薩的表面都經過后代重新塑做,而大佛背后的頭光與背光還仍然保留著開窟時的雕刻內容與造型。在大佛象征神聖的身后光環表面,刻著火焰紋、花卉和卷草紋圖案,其中還穿插了眾多的飛天伎樂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現出一派佛國世界裡和諧、歡快的氣氛。這些背光間的小坐佛有著低平的肉髻、方圓的面龐,豐滿而敦厚的身軀,也保留了很多北周以來的造像特征。
據孫彬榮介紹,近年來各級文物部門和政府部門的關注和指導下對大佛寺石窟的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2013年在千佛洞、大佛窟等洞窟內設置了木棧道並安裝冷色光源照明。同時24小時檢測石窟內外環境,建設高標准的文物電子檔案系統。在彬縣政府部門的關注下,實施了312國道改道工程,減少國道離石窟過近對文物本體和環境的影響,建立了一道安全防洪大堤防止涇河水災對石窟的破壞,同時為石窟提供了近700多畝的綠化用地。(人民網陝西頻道新聞調查部張偉採寫)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