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

重訪光塔寺先賢古墓 尋找海絲路的文化印記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8月25日08:44

唐貞觀元年,穆罕默德聖人派遣他的大弟子艾比?宛葛素到中國來傳播伊斯蘭教,懷聖寺是他和僑居廣州的阿拉伯人共同修建,因懷念穆罕默德聖人而得名。“宛葛素來了之后,就在蕃坊開始進行傳教生活。為了過正常的宗教生活,就必須要建立一個清真寺。所以在他的發動下,經過蕃客們的努力就建了中國的第一間清真寺,后來過了不久,穆罕默德聖人歸真,為了懷念穆罕默德聖人,就把這個寺稱為懷聖寺。門口有一塊牌匾,寫著“開宗明義”也是這個意思。”保延忠如是說。
唐貞觀元年,穆罕默德聖人派遣他的大弟子艾比?宛葛素到中國來傳播伊斯蘭教,懷聖寺是他和僑居廣州的阿拉伯人共同修建,因懷念穆罕默德聖人而得名。“宛葛素來了之后,就在蕃坊開始進行傳教生活。為了過正常的宗教生活,就必須要建立一個清真寺。所以在他的發動下,經過蕃客們的努力就建了中國的第一間清真寺,后來過了不久,穆罕默德聖人歸真,為了懷念穆罕默德聖人,就把這個寺稱為懷聖寺。門口有一塊牌匾,寫著“開宗明義”也是這個意思。”保延忠如是說。
下一頁

人民網廣州8月25日電(老盈盈 實習生李小丹)1300多年前,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很多阿拉伯人來到廣州傳教、經商,並興建了第一座清真寺——懷聖寺。那時,珠江上船舶運行穿梭,各國商人雲集廣州,蕃坊商貿盛極一時。然而,重走海上絲綢之路,不僅要感受昔日繁榮,更要尋找繁華貿易背后的文化交流與融合。1300多年來,中國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連接在一起,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文化印記,懷聖寺和先賢古墓就是歷史活的見証。

懷聖寺

唐貞觀元年,穆罕默德聖人派遣他的大弟子艾比•宛葛素到中國來傳播伊斯蘭教,懷聖寺是他和僑居廣州的阿拉伯人共同修建,因懷念穆罕默德聖人而得名。“宛葛素來了之后,就在蕃坊開始進行傳教生活。為了過正常的宗教生活,就必須要建立一個清真寺。所以在他的發動下,經過蕃客們的努力就建了中國的第一間清真寺,后來過了不久,穆罕默德聖人歸真,為了懷念穆罕默德聖人,就把這個寺稱為懷聖寺。門口有一塊牌匾,寫著“開宗明義”也是這個意思。”會長易卜拉欣•保延忠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據介紹,懷聖寺不僅是中國第一座清真寺,也是伊斯蘭文化經學的源泉,在我國傳播伊斯蘭教的歷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懷聖寺裡,中阿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筑融合在一起,既有典型阿拉伯風格的光塔,也有中國宮殿式的看月樓和禮拜大殿。此外,大殿門口的對聯也是中阿文化融合的生動體現。“殿門口的對聯是用阿拉伯文寫的,對聯是中國文化,阿拉伯文的寫法則體現的是阿拉伯文化。根據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是從右到左橫著寫的,不可能豎著來寫的,而這個對聯就是很巧妙地將阿拉伯的兩段聖訓變成好像是一邊七個字的中國式對聯,這是很典型的中阿兩種文化的融合。”保延忠補充道。

光塔

坐落於寺門西南隅的光塔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高36.3米,是唐朝時期廣州市的重要標志性建筑,當時塔位於珠江邊,入夜后塔頂會懸燈為來往的船隻導航。“清真寺的塔是我們練“邦”用的塔,我們都把它叫做邦塔,百姓聽到那些蕃客叫它邦塔,又感覺這個塔光溜溜的,晚上還會發光,又與光諧音,后來慢慢地就演變為光塔。”保延忠如此介紹,“這個塔是中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已經1380多年了,屹立在原來的地方一動不動,它見証著從唐朝到現在整條珠江河的變遷,也見証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

蕃坊

在寺內的展館大堂,一幅古代蕃坊的貿易圖景生動地向我們講述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欣欣向榮的景象。據古籍記載,蕃坊作為最早進行對外貿易的一個地方,當時非常繁華,很多阿拉伯人帶著珍珠、瑪瑙、象牙、獅角來到這裡,來換我們的絲綢、茶葉、陶瓷。

據保延忠介紹,當時蕃坊的范圍很廣,南面是珠江河,東面是橋天路,往西面直到海珠路一帶,北面就到現在的中山路,保存至今的遺跡也還有跡可循。例如,懷聖寺西側有一條瑪瑙巷,是因當時阿拉伯人帶來很多珍珠瑪瑙來貿易而得名的,西南面還有一條象牙巷。當時,唐朝為了搞好海上貿易工作,專門地設立市舶使進行管理,到了宋朝,就變成了市舶司。

當年蕃坊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就是推選出一個蕃長來進行管理這些蕃客,貿易方面就是政府派的市舶司來進行管理。此外,會長還談到海上絲綢之路的影響,“海上絲綢之路讓蕃客們收獲了不少財富,但同時,海上絲綢之路對當時的朝廷和整個國家貢獻也是很大的,當時的貿易收入成了朝廷收入的一個重要支柱,當時的貿易額在全國也是最高的。”

先賢古墓

離懷聖寺不遠處,清真先賢古墓庄嚴矗立。該古墓是以賽義德•艾比•宛葛素為首的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蘭教傳教士的墓地,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歷史遺跡。相傳宛葛素於唐貞觀初年到廣州傳教並建清真寺供僑民禮拜。他歸真后,教徒為其營葬於此。先賢古墓旁,除葬有一些歷代有威望的教長以外,還另有“四十一賢者墳墓”。墓建於貞觀三年(629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順的古墓。

據介紹,清真先賢古墓是一座園林式的墓園,四周繞有牆垣,內有拜殿、方亭、廂房,穿過一座懸有“高風仰止”大牌樓而入,沿著一條兩側設有石欄杆的石路,便可步人先賢古墓內。墓室中空外圓,形如懸鐘,先賢的墳墓就設在裡面。因為墓室內呈拱形,教徒或游人在此憑吊先賢,誦經祈禱或講話時,聲音特別的響亮,且有回響,故這墓又有“響墳”之稱。墓園內現存的殿堂及其他建筑,均為明代風格。

20世紀50年代廣州市政府曾多次撥款對墓園進行修葺、綠化。今天墓園樹木繁茂,環境幽雅,庄嚴肅穆,被國內外穆斯林視為伊斯蘭教聖地,每年均有大批穆斯林前來憑吊瞻仰。

通往古墓的小道寂靜幽深,兩旁的樹木青翠欲滴,猶如海絲路留下的伊斯蘭文明一般,爆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昔日的繁華盛景難以重演,但海上絲綢之路留下的文化印記仍有跡可循。不管是千百年屹立不倒的光塔,還是庄嚴肅穆的先賢古墓,都將時間停留在1300多年前,供后人不斷地探索、尋味。 

【1】【2】【3】【4】【5】【6】【7】

分享到:
(責編:譚翀、夏曉倫)

 高清推薦

 相關專題

 財經新聞排行榜

  1. 1廣西一號傳銷案揭秘 關系圖復雜…
  2. 2証監會出台規定 私募基金不得承…
  3. 3北京黑摩的調查:月入萬元 配對…
  4. 4絲路芭蕾:你所不知道的秦腔
  5. 5A股將放開一人一戶限制  投資…
  6. 6存款超15年就不承認了?銀行回…
  7. 7媒體回應南水北調致河南大旱質疑…
  8. 8西寧手記:塔爾寺收獲來自藏族同…
  9. 9三大風險如芒刺 P2P線下債權…
  10. 10金日成頭像從紙幣消失背后: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