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9.7公裡高瓦斯隧道 成都地鐵建設探營

今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成都地鐵18號線龍泉山隧道項目出口工區,“轟”的一聲,248公斤炸藥在隧洞內爆破。爆破班班組長向光文深鎖的眉頭放鬆下來,憑借20余年的爆破經驗,他基本可以確定此次爆破達到了預期目的。
這是全國第一條穿越高瓦斯地層的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者要在千米高山開掘一條全長9.7公裡的山嶺高瓦斯隧道。嚴苛的安檢流程、施工人員隨身佩戴的實時定位器、轟鳴作響的隧道風筒……一個個細節提醒來訪者這裡的高危作業環境。
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所疏忽
成都地鐵18號線區間內的9.7公裡山嶺高瓦斯隧道,被稱為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既是特大危險源,也是全線安全施工的難點和工期卡控點。
正因如此,工程採取了諸多舉措“嚴防死守”。在施工現場,LED顯示屏上不斷變化的瓦斯濃度以及一氧化碳濃度指數、24小時的全方位實施監控、嚴苛的兩次安檢程序……都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
進入龍泉山隧道施工現場,必須穿特制的作業服,佩戴具有定位功能的安全帽,手機、鑰匙、皮帶扣等金屬物品都不得入內。非作業人員禁止進入隧洞內。
“如此長的瓦斯隧道,一個稍不注意的舉動或操作都有可能引起爆炸。”作為龍泉山隧洞出口工區主任,47歲的宋加軍眼裡布滿血絲。盡管入行已有20余年,但這一工程仍讓他感受到了壓力。
“安全是龍泉山隧道的決勝命脈,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所疏忽。”由於龍泉山隧道分布有臥龍寺向斜、龍泉驛大背斜、龍泉驛斷層、馬鞍山斷層等不良地質,防止坍塌也是施工中的重點。幾個月前隧道斜井頂部的一次突發性掉塊,至今讓宋加軍心有余悸,“技防、物防后,人防仍是最關鍵環節。”
每一次成功爆破后,瓦檢員、爆破員都要率先進入洞內為接下來的施工安全“掃雷”,檢查是否還存在啞炮、洞內瓦斯濃度和通風量等,以確定是否可進入下一步施工環節。 站在隧道出口施工外圍望去,向光文帶領的爆破班組已經准備就緒,49歲的瓦檢員詹正彬手持竹竿“全副武裝”趕到洞口與其匯合,二人皆在各自領域擁有20余年的豐富實戰經驗。“我們是龍泉山隧道工程的開路先鋒,為建設者們生命安全保駕護航!”詹正彬笑著對記者說罷,轉身與眾人一起進洞排查。
一次次漂亮的“奇襲”
在龍泉山隧道艱難施工的同時,地下幾十米的深處還有一個龐大的地鐵版“變形金剛”正沿著規劃線路以每分鐘80毫米的速度不斷向龍泉山挺進,那便是為地鐵18號線量身訂制的長100米、重900噸的成都造巨無霸盾構機。
成都地鐵18號線的建設,幾乎囊括了成都地鐵建設的所有難題。由於規劃線路面臨砂卵石、泥岩的復雜地質結構,加之最高每小時140公裡的設計時速,對工程技術等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很長時間裡,國內一些知名地鐵盾構施工專家都認為在成都修地鐵是世界性難題,因為當地層砂卵石含量高且地層較軟弱時,盾構機極易偏航失去平衡,施工風險極大。 但成都沒有放棄地鐵建設,並創造出一次次漂亮的“奇襲”。
2005年,成都地鐵破土動工被當地百姓稱之為“不折不扣的大事”。為了規避技術上的施工風險,地鐵建設者們採用“試驗田”的方式逐步尋找破解之道,最終形成了一套合理的解決方案。其中,由成都地鐵實踐形成的“砂卵石地層盾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與高效掘進技術”,榮獲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填補了國內空白。
經過12年建設,地鐵軌道正在這片土地上延伸成網。目前,成都在建地鐵13條、投運4條,日均客運量超過210萬人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