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與勞動力的成本賽跑

近200年來,制衣過程都需要縫紉機與人類精巧雙手的配合,然而,美國的一家公司對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發起了挑戰。該公司歷時7年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縫紉機器人Sewbo,希望通過縫紉的全自動化,讓服裝生產回流美國。
由於勞動力成本高昂,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環節,持續向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造成發達國家制造業“空心化”。國際金融危機后,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提出重振制造業戰略,機器人成為助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武器”。一方面,機器人的成本不斷降低,有助於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勞動力的成本差距,在綜合考慮運輸成本、庫存、靠近終端市場等因素后,一些原本在低工資國家才具成本優勢的產業或產業鏈環節,在發達國家也變得有利可圖﹔另一方面,機器人與智能傳感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組合,推動了工廠由自動化向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生產線的柔性化程度顯著提高,企業可以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制化生產,縮短產品的生產和交付周期,滿足快速變化和個性化的市場需求。
發展中國家缺資金、少技術,但具備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因此,其經濟起飛往往依賴於服裝制造等資金、技術和技能門檻低的行業。隨著機器人越來越便宜、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高收入國家的綜合生產成本與低收入國家變得不相上下,低收入國家的許多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所取代,也因此將被鎖定於“低水平均衡陷阱”。一些已經實現經濟起飛的發展中國家也受此沖擊,面臨勞動密集型產業喪失國際競爭力、過早“去工業化”的風險。
機器人的發展無疑具有改變世界產業格局的潛力,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機器人技術取得更大的進步,從而呈現出相對勞動力的綜合成本優勢。盡管許多工作崗位在技術上完全可以用機器人替代,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供應充足,人工生產成本更低,因此機器人換人並不具備經濟上的合理性。事實上,盡管Sewbo縫紉機器人能做出衣服來,但可靠性遠不如人,成本也高於人力,並不足以支撐服裝業回流美國。
事實上,一個產業或產業鏈環節真實的生產成本,不僅取決於工資與機器成本之間的權衡,還受制於一個國家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水平,產業配套的完善程度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發達國家重建產業配套體系,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看,機器人取代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地位,要走的路還很漫長。然而,發展中國家也不能對機器人潛在的顛覆性影響視而不見,必須抓住機器人與勞動力進行成本賽跑的時間窗口,加快進行資本、技術和人力資源的積累,努力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培育出超越勞動力成本的新的競爭優勢。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6日 2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