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在纖維檢驗領域探索“專業倉儲+在庫公檢”制度
從“眼看手扯”到精准檢測(行業廣角)

溫度,20℃±2﹔濕度,65%±3﹔不到1分鐘,十幾個參數就測出——在中國棉花儀器化公証檢驗烏魯木齊調劑實驗室,棉花質量監測已經實現了“機器化”。
新疆棉花產量約佔全國2/3。2014年起,新疆探索實施棉花質量“專業倉儲+在庫公檢”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棉花加工企業將皮棉送達專業監管倉庫,由專業纖維檢驗機構組織實施在庫重量檢驗、逐包抽取品質檢驗樣品,並分送各儀器化公檢實驗室進行儀器化檢驗。所需檢驗費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財政列支。由傳統的“眼看手扯”式感官檢驗到儀器化檢驗,棉花品級結論更加規范可靠。目前類似這樣的儀器化公証檢驗實驗室,我國已有近百家,配備大容量快速棉纖維檢測設備400余台。“入庫公檢讓檢驗樣品造假無處遁形,通過棉花第三方監管、逐包公檢,棉花質量真實性增強,倒逼棉農精細化種植,棉花加工廠拼質量。”新疆纖維檢驗局副局長鄧鑫談道。
公証檢驗數據反過來服務棉花種植業培育良種。“以前種啥全憑經驗,現在哪些品種質量好,哪些品種質量不好,都能查到。”棉農閆益生告訴記者,去年的棉花質量不錯,賣了好價錢,今年的種植規模已經由500畝提高到1000畝。而在棉花加工企業利華棉業公司負責人劉彥明看來,有了公証檢驗數據,可以及時調整加工流程,避免盲目生產。
檢驗升級,每一包棉花都有自己的“身份編號”,長度、馬可隆值、斷裂比強度等指標一目了然,棉農、棉花加工企業、紡織企業都能在中國棉花公証檢驗平台上輸入編號,進行質量查詢和對比。“過去棉花按批抽檢,一批大概250包,我們隻能將一批作為一個整體使用。棉包與棉包之間質量差距很大,企業挺頭疼。現在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查詢到相應的棉包,進行精細化配棉,生產成本也降了不少。”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少明說。
“專業倉儲+在庫公檢”制度探索過程中,也有企業提出入庫公檢周期較長等問題。鄧鑫表示,纖檢部門正在逐一梳理和改進這些問題,“我們正在完善制度,力爭對於少數跨地區入庫的棉花做到‘人隨棉走’。本年度纖檢部門基本能夠在4天內完成監管棉花公証檢驗。”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21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