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APP數量在增長 軟件“越界索權”該治了

軟件“越界索權”該治了
智能家居APP(應用軟件)要上傳用戶的WiFi(無線網絡)密碼,閱讀APP要讀取用戶通訊錄,游戲APP要獲取用戶的位置……智能手機時代,豐富的手機應用為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一些過度索取權限的APP,也給用戶的信息安全造成不小的隱患。
治理手機應用“越位”、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不能隻靠用戶的“火眼金睛”,更需為APP的權限劃定界限。
惡意APP數量在增長
二季度,工信部組織對55家手機應用商店的應用軟件進行技術檢測,發現違規軟件42款,涉及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惡意“吸費”、強行捆綁推廣其他應用軟件等問題,已責令下架。
調取手機的某些權限,是手機APP正常運行的必經步驟。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卓手機中,有以下幾個權限最常被調取。其一是“讀取已安裝應用列表”,借此可以了解和分析用戶的使用習慣﹔其二是“讀取本機識別碼”,主要用來確定用戶的身份﹔其三是“讀取位置信息”,通過獲取位置,搜集用戶的活動范圍,例如導航類軟件就必須調取這一權限。
然而,並非所有的APP都能做到“安分守己”。一段時間以來,手機APP過度調用權限、獲取用戶信息等行為時常見諸報端。尤其是大量山寨和盜版APP,通過調用大量權限的方式,侵害用戶的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
據統計,2016年,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共接到不良手機應用有效舉報1085455件次,同比上升49.1%,山寨應用竊取用戶信息等問題最為突出。同年,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通過自主捕獲和廠商交換獲得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205萬余個,較2015年增長39%。
業內人士表示,類似的惡意手機應用程序,雖然在正規的網站和應用商店中受到一定的控制,但通過非正規應用商店途徑傳播的情況還在增長。
積累用戶數據才是目的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在《2016年中國安卓手機隱私安全報告》顯示,非游戲類APP獲取隱私權限普遍增多,越界行為增長明顯。例如,高達13%的非游戲類APP越界獲取“位置信息”權限,9.1%的非游戲類APP越界獲取“訪問聯系人”權限﹔高達26%的APP越界獲取“位置信息”權限。
除了過度獲取權限外,還有的APP以更隱蔽的方式獲取用戶信息。近日,有文章稱,京東旗下一款名為“京東微聯”的智能家居應用軟件,在沒有明確告知用戶的前提下,擅自將用戶的WiFi密碼上傳至服務器。對此,京東技術團隊回應稱,雖然黑客對HTTPS(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傳輸通道的劫持是比較困難的,但京東微聯未來會對敏感信息進行二次加密。
因為這一行為涉嫌侵犯用戶的個人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在事件之外,人們也在討論,為何有如此多APP熱衷“越位”,獲得用戶信息?
有業內人士指出,手機APP往往可以免費下載,但互聯網企業要通過應用營銷變現,就需要盡可能多地收集用戶數據。數據越多,越有精准營銷的優勢。雖然未必所有的數據都有用,但在大數據時代,足量的數據就意味著更多的商機。
加強監管才能治本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中國的手機APP數量已超過1700萬個。從聊天、吃飯到購物、出行,手機應用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日益緊密。一旦過度索取權限的行為泛濫,將大大增加用戶信息泄露的風險。
事實上,對於這一行為,相關部門早有規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指出,未向用戶明示並經用戶同意,不得開啟收集地理位置、讀取通訊錄、使用攝像頭、啟用錄音等功能。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網絡安全法》也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盡管有明確規定,但仍有互聯網企業頂風作案,其中甚至不乏互聯網巨頭。業內人士指出,大企業尚且如此,小企業就更“上行下效”了。此外,目前對於不守法者的懲罰缺乏明確規定,缺少知名判例或罰則,由此也讓互聯網企業有了僥幸心理。
對於應用授權等手機安全問題,可以依靠用戶自身防范加以避免,但目前的現狀不容樂觀。數據顯示,用戶對各類手機安全風險的認知仍需加強,有超過1/4的用戶在遭遇手機信息安全事件后不會採取任何措施進行處理。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才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治本之策。監管部門可以從應用商店入手,通過管理平台間接管理APP,加強應用商店的審核標准,不斷改善APP過度索取用戶信息的局面。記者 劉 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