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啤酒行業回暖趨勢明顯 下半年將進入新的“硬戰”

林琳
2017年09月13日07:53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日前陸續公布的業績顯示,多家中國啤酒企業的利潤增長較為明顯。在進口啤酒量和金額繼續增長的背景下,中國啤酒市場明顯回暖,來源於產業的結構性調整初現成效。不過,中國啤酒要“收復”進口啤酒搶佔的中高端產品市場難度不小,業內預計啤酒旺季之后,下半年行業將迎來新一場“硬戰”。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琳

數據

據最新數據,2017年7月,中國進口啤酒6.987萬千升,同比增長8.2%,金額為4.9142億元,同比增長16.0%。2017年1~7月,中國進口啤酒40.1083萬千升,同比增長7.1%﹔金額為27.9532億元,同比增長11.5%。

中國進口啤酒量、金額繼續雙漲,國際啤酒巨頭的日子看起來卻似乎沒有想象那麼好。過去幾年中忙於開疆拓土的百威英博近日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嘉士伯二季度財報顯示收入出現下滑。

龍頭企業利潤明顯增加

與此同時,中國啤酒企業巨頭卻獲得喜人的轉變,市場呈現回暖跡象。據新近發布的公告,2017年上半年,華潤啤酒未經審核綜合營業額為157.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燕京啤酒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92億元,同比增長8.78%。

青島啤酒2017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48億元,同比增長7.43%。重慶啤酒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1億元,同比增長65%。

進口啤酒市場或被“收割”

從多家企業的公告看,營收的增幅並不大,但利潤均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啤酒行業的回暖是結構性回暖:“中低端品牌的表現並沒有太大變化,有的品牌業績甚至出現下滑,營收增長表現在中高端企業的布局上。”

以青島啤酒為例,營收隻比華潤啤酒低8億元,利潤的增幅卻比后者高出一截,主要來自於中高端產品奧古特、青島經典、1903較大的成長。而重慶啤酒的公告顯示淨利潤上漲得益於公司自2016年開始實施的產品高端化戰略,中高檔產品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公司產品附加值提升。

事實上,在單箱營收和利潤出現提升的同時,中國啤酒行業的體量也有明顯的提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7月,國內啤酒總產量達515.5萬千升,同比增長1.6%,今年1~7月,啤酒累計產量2781.7萬千升,同比增長0.8%。

大和總研在研究報告中提出,過去三年,本地啤酒商產能使用率偏低,比率不足六成。該行預計行業產量在2017至2019年度年復合增長率為5%以下,生產線整合及出產閑置資產將有助推高使用率。

“中高端產品的布局進入了相對良性發展的階段。”朱丹蓬認為,即使外國啤酒依然“大舉進入”,國產啤酒已經逐漸“收復”部分“失地”。啤酒市場專家方剛甚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啤酒市場馬上要進入洗牌期,之前野蠻增長的進口商要大量退出市場,而空出的大量市場份額將被幾大國產啤酒巨頭收割。

有業內觀點稱,今年上半年的啤酒產量較2013年上半年的高點下降了10%左右,龍頭企業不應該放鬆警惕。在朱丹蓬看來,中國啤酒產品分為超高端、高端、中高端、中低端、低端等多個層級,目前龍頭企業在超高端和高端進行布局,也在此收獲了增長,可見未來的行業格局會從之前的三角形向橄欖形發展。

“目前的中國啤酒行業處於從高峰往衰退走的階段,不過衰退更多是低端部分的衰退以及產業結構變化帶來的衰退。”朱丹蓬認為,體量下滑,營收和利潤上升,正符合了行業從高峰往衰退出現的周期性變化的特點。

分析:行業將出現“快魚吃慢魚”

青島啤酒有關負責人曾公開提出,以前啤酒的銷售模式是渠道為王,現在是在生產方式上進行轉變,從大規模、標准化的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化、小品種的方向。

行業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朱丹蓬認為,中國啤酒行業的並購已基本結束了大魚吃小魚的階段,或將進入快魚吃慢魚階段。“下一步中國啤酒行業還會出現特大型並購。”而區域品牌的生存狀態將更為艱難。與進口啤酒的“你死我活”又會不會繼續升級?朱丹蓬認為,隨著進口啤酒競爭越來越激烈,它們也出現利潤普遍下滑、價格下跌的趨勢,與國產啤酒之間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的過程也是中國啤酒產業良性發展的趨勢和結果。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