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消費大潮正在涌來 一門網課價值三千多萬元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記者發現,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的網絡專欄,擁有超過17萬付費訂閱者,價值近3500萬元。而這僅僅是眾多網絡付費內容中的九牛一毛。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聯網時代,為優質內容付費已漸成趨勢。
知識消費大潮的來臨
從2010年起,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薛兆豐每年都在北大講授《經濟學原理》和《法律經濟學》兩門課。而如今,借助互聯網,他的學生已經超過17萬。
這些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他們並不坐在北大的課堂裡,而是每天拿著手機,聆聽薛兆豐錄制的10分鐘音頻課程,在線回答他前一天提出的思考題。“學費”是一年199元的專欄訂閱費。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深度普及,互聯網內容也雜亂無章、良莠不齊,為用戶帶來篩選的困難。優質內容越來越成為稀缺品,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知識共享平台的涌現,預示著知識付費春天的來臨。
在薛兆豐開設專欄的平台上,還有近30個不同領域的學者開設了付費專欄。比如天使投資人李笑來開設的“教你如何變得更值錢”的專欄,訂閱人數超過了17萬,作家萬維鋼開設的西方書單解讀專欄,訂閱人數超過12萬。
記者在一家英語學習的知識共享平台上發現,其推出的線上短期閱讀訓練營也十分火爆。每人收費近200元,僅僅一期的付費學員就超過400人。
“沒想到知識學習消費大潮說來真的就來了,這麼快!”一位網名為“讀書還要去模仿”的訂閱者留言說。
阿裡應用分發平台近期發布的2017年二季度應用行業報告顯示,以“90后”為主的知識付費用戶已達到5000萬,預計今年知識付費的總體規模將達500億元。
搶奪碎片化時間的終極戰場
薛兆豐在專欄裡對訂閱者說,他要做“陪你買早餐的經濟學家”。
被稱為“知識經濟”商人的羅振宇說,當前行業邊界正在消失,每個消費升級的行業都在爭奪用戶的時間,用戶選擇用學習來填充碎片化時間,是有價值的真實需求。
而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幫助用戶達成類似“一天讀完一本書”的小目標,正是許多付費知識分享平台的產品模式。
“好久沒有這麼認真地讀英文小說了。”在重慶從事葡萄酒貿易的網友“黎可以”說,她訂閱了英語閱讀訓練營,每天任意抽出10分鐘閱讀訓練營推送的英文小說片段,堅持100天,就可以精讀完3本英文小說。她還可以每天在朋友圈裡晒出閱讀進展,並隨時在微信群中與老師和其他訂閱者交流心得。
考古專家黃薇近年來在瓷都景德鎮“忙時種田,閑時考古”,在帶領當地村民成立農業合作社過程中,她堅持每天收聽十分鐘經濟學付費專欄。“用零碎的時間,鍛煉系統的經濟學思維,有種武俠小說中練功不斷升級的感覺。”
“付費內容就是為讀者做減法。”蜻蜓FM總裁鐘文明說,因為屏蔽掉了大量垃圾信息,付費反倒成為一種為用戶節省時間的方式,越來越為用戶所接受。因此,他們的產品設計目標就是幫助用戶最大化地利用個人時間來獲取信息。
付費不付費?未來不再是問題
用戶願意付費的內容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具有強IP效果的經驗、知識,另一類是因版權限制不得不付費的內容。
例如高曉鬆和羅永浩所開設的付費音頻專欄,以及一些網絡“大V”開設的網絡專欄,其本身就有一大批“粉絲”擁躉,不乏“粉絲”為其買單。
但內容提供者很清楚,用戶隻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在訂閱者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背后,專欄作者及其團隊花費了大把的時間來制作內容。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最近再受關注,因為他終止了自己的付費語音專欄。他在給訂閱者的公開信中說,在完成專欄工作的三個月內,他都在“難以置信的超負荷工作”中度過,每天要花費4到6個小時在專欄創作上。
鐘文明說,精品節目不是簡單找個主播把文學作品讀出來,而是要做創新與升華。如《細說紅樓夢》是台灣美學大師蔣勛將美學與藝術相結合對作品進行深刻解讀的二次創作,上線蜻蜓FM至今已有2.2億次播放量。
不過,用戶為內容付費的習慣並非天然形成,這部分歸功於政府近年來加強網絡版權保護的力度。尤其是連續多年的“網劍行動”有效打擊了網絡侵權盜版行為。如今,互聯網上再難找到免費下載的音樂和正在院線上映的電影。
“今天誰還願意花一個小時去網上下載一個電影,如果看這個電影隻要付10元錢,他會立馬付。”鐘文明說,因為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很多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記者吳鍾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