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直播平台瘋狂打賞事件頻發:行業自律和監管均太弱

肖菁 藍震
2017年09月30日09:55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直播平台瘋狂打賞事件頻發:行業自律和監管均太弱

  原標題:瘋狂打賞的背后 行業自律和監管都太弱  

  14歲的男孩子先是沉迷於王者榮耀,然后沉迷游戲直播平台。一邊是進入初三后壓力陡增的學業,一邊是帶他進入酣暢游戲世界的女主播,少年做起了英雄夢,兩個月打賞16萬元。而他的父母是服裝廠流水線縫紉工,縫一個牛仔褲褲頭0.3元,每天加班到晚上12點,16萬元是10年積蓄。

  錢能不能要回來?家長努力收集証據,平台展開調查,監管部門也開始介入。但是一圈採訪下來,我們更擔憂了:沉迷游戲、偷錢借錢打賞女主播,這樣的社會現象似乎愈演愈烈,我們,該做點什麼?又能做點什麼?

  孩子迷上女主播

  游戲平台越來越像社交平台

  直播平台只是提供用戶觀看游戲,孩子和女主播之間沒有太多利益糾葛,並不存在孩子要靠討好女主播來晉級自己的游戲段位,那麼孩子為什麼痴迷打賞?從今年7月底第一次充值打賞500元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到8月底9月初,每次充值5000元用於打賞,10天裡花了5萬元。孩子這是在游戲直播平台,在充滿暴力的虛擬世界裡迷幻出自己的英雄夢,全心全意地討好一個網絡那頭從未謀面的女孩子。

  孩子開學讀初三,住校,現實是壓力越來越大的學業,而游戲平台上是叫他小哥哥的美女。在這樣的召喚下,孩子一有空就去拿媽媽的手機,謊稱“讓我看看老師發在家長群裡的作業”,其實偷偷打開了支付寶。

  支付寶裡的“充值中心”裡除了充話費,充流量,水電煤寬帶,緊隨其后的就是“娛樂充值”,“娛樂充值”裡你可以直接往各個稍微有點名氣的游戲平台充值。

  孩子交代說,好幾次他甚至熬到父母半夜加班回家下樓沖涼后(他們家租的是廉租房裡的小間,浴室在樓下,公用),拿起媽媽的手機趕緊支付寶轉賬充值,然后刪除轉賬短信。

  直播平台瘋狂打賞

  每天都有“新聞”在發生

  14歲熊孩子花了16萬元打賞女主播上了熱搜。我們發現這樣的新聞不是個例。

  9月27日,《安徽商報》報道《男子沒錢給娃買奶粉,卻借高利貸打賞女主播十幾萬》。

  同一天,9月27日,《重慶商報》報道,渝北區公安分局民警千裡追蹤,將卷走某超市18萬元營業款的工作人員小玉(化名)緝拿歸案,讓辦案民警吃驚的是,小玉竟然花費12萬多元去打賞某平台直播間主播。

  發生在杭州,8月31日,也有新聞報道,《偷拿家裡還貸的錢,男童3天打賞主播2萬元》。

  

  瘋狂的游戲直播網站,無論什麼時候打開都有數十萬人在圍觀。

  相對這樣的瘋狂

  行業自律和部門監管都太弱

  昨天,觸手TV副總裁楊淑玉主動來錢江晚報溝通情況。

  觸手TV於2015年在杭州成立,專注手游直播行業。楊淑玉說,公司的利潤來源絕對不是靠“打賞”,而且他們也引導主播不要靠粉絲打賞吃飯。和大部分平台一樣,觸手也是通過經紀公司來簽約主播的。對於公司簽約主播,公司都發數千元底薪。真正在平台上排位靠前的主播都是游戲高手,一邊闖關一邊解說,粉絲數百萬,因為他們的超高人氣,公司給他們的報酬也是百萬元級的,對於這些超級大主播來說,他們往往叫粉絲不要打賞,他們要的是人氣。

  這回讓14歲男孩打賞16萬元的,是個粉絲5.1萬的小主播。

  粉絲打賞的錢,女主播拿一半,剩下的一半裡,經紀公司拿2∕3,觸手拿1∕3。

  但是無法回避的一點是,如此量大面廣的女主播,其實入職門檻非常低。目前行業監管隻有一條:實名制。也就是說,隻要女主播上傳身份証核實身份信息就可以當主播。至於素質,“確實沒去管過”。

  觸手方面表態,如果確實是熊孩子打的賞,他們一定想辦法退錢,包括盡量說服主播把她的那部分提成也拿出來。

  事情發生后,直播平台的監管部門杭州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也展開調查。工作人員說,他們主要調查的是平台証照是否齊全,內容有否違法,還有主播有沒有實名制。

  可借鑒國外游戲分級等做法

  更應強化家長的責任

  昨天,報道在錢江晚報,以及官方微信、微博,和“浙江24小時”推出之后,報道迅速成為熱點。讀者和網友們除了表達對這類現狀的擔憂,還提出了不少建議。

  比如,能不能通過實名認証和人臉識別來嚴格甄別是否未成年人上網。但是一來沒有立法規范,二來對於利潤驅動的企業來說,這樣成本激增還流失用戶,有時候在沒立法規范的情況下,社會責任就會被放在一邊。

  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是一家專注於網絡法的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延來律師給錢江晚報寫來了長長的思考。

  “立法需要更加科學和細化,可借鑒國外游戲監管手段。國外對游戲的監管分幾個維度,第一,游戲根據其內容暴力程度等分級,區分玩家。第二,在銷售環節,細分買家,處於限制級別的買家不能買。三是強制要求在游戲中裝載監管軟件,以嚴控游戲時間和游戲時段,比如針對玩家的年齡層、上班時間或者上學時間、凌晨等設定禁玩限制。而這些都有細致的立法,以及配套機構實施,並配以嚴厲的處罰措施”。

  當然,無論是法律界的建議還是網友熱議,大家都談到對於未成年人的教育,最要緊的監管角色還是家長。對此,法律界人士建議,“強化家長的責任,必要時甚至可以考慮通過立法給家長施加一定的義務,督促其履行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記者 肖菁 藍震)

(責編:仝宗莉、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