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外匯交易平台在我國還沒有合法化,網絡金融詐騙更要嚴防
網絡炒匯,咱能參與嗎?(理財參謀)

近日,網上炒匯平台“跑路”事件頻發,不少投資人深受其害。網絡炒匯披上什麼外衣,能讓投資人如此趨之若鹜?如何認清網絡交易平台的“真面目”?
這些交易平台花樣百出。據平台IGOFX的投資人介紹,IGOFX號稱系統採用的是全自動外匯跟單托管系統,不需要懂技術,隻要跟著平台上投資業績優異的專業操盤手操作,就能穩賺不賠。門檻也低,100美元就能起投,並隨時可提現。為了防止損失擴大,平台聲稱,客戶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設置相應的止損線,如5%、10%、20%不等,一旦損失達到止損線,交易就會自動停止,損失可控。同時,介紹新人加入還能獲得利潤分成。
參與初期,投資人賬戶一直處於盈利狀態,也能便捷地提取現金,看起來就是一個真實的資金賬戶,止損線也近似完美。然而隨著投資額增大,風險開始放大。今年5月9日,IGOFX平台有部分投資者在交易虧損未達止損線的情況下,賬戶即被平台自動平倉止損。但不久后,IGOFX平台對投資者止損線之外的受損資金給予了補償,贏得不少投資者信任。但6月8日,北京時間凌晨5點左右,英國大選導致英鎊兌美元一度下跌200點以上,IGOFX上的金牌操盤手非但沒有採取避險措施,還繼續重倉做多英鎊,下單后7分鐘左右即虧損90%以上,此時IGOFX平台止損功能失靈了,大部分投資人跟單操作,損失巨大。隨后,IGOFX的網站打不開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所謂的網絡外匯交易平台也叫外匯保証金交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廣州、深圳、北京等地就曾出現過一股外匯保証金交易熱,但由於缺乏監管,加上參與者對這項業務一知半解,很多個人和機構損失慘重。隨后該項業務被監管機構認定為是違法行為,交易不受法律保護。
目前,網絡上活躍的外匯交易平台主要有兩類:一是直接對接國際外匯交易市場,由國外監管部門批准的境外經紀商代理交易﹔二是以境外正規經紀商為噱頭,以直接參與國際市場交易為誘餌,承諾20%以上高額回報,以傳銷或集資模式,騙取投資者錢財。
由於外匯保証金交易屬於金融業務,依法應取得金融監管部門批准,但我國目前並沒有法律法規明確允許該交易,即類似平台在我國沒有合法化,參與第一類外匯交易平台的主體,包括國內代理、宣傳機構以及投資者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而第二類實質為網絡金融詐騙,不法分子利用少數人幻想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以網絡炒匯高額回報誘騙投資者,並以“人拉人、層層返利”發展下線,擴充規模,賺得盆滿缽滿后,卷款一跑了之。投資人要認清這種平台操作的實質,遠離欺詐。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09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