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車免息“釣”你上鉤 背后暗藏四大“坑”

《証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汽車品牌4S店發現,購車免息廣告多為噱頭,購車者需先期繳納貸款手續費、驗車牌照費、保險費、出庫費等費用
臨近年末,不少汽車銷售4S店都打出“免息”或“零利率”購車的廣告。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汽車銷售商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往往在購車或貸款時,要求消費者再繳納“貸款手續費”等費用。
近日,《証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汽車4S店發現,目前多家汽車品牌4S店推薦的信用卡分期購車通常隻需要購車者支付30%的首付款,其余購車款則以信用卡分期的方式還請,最長分期3年。同時,多家汽車品牌4S店標榜的“免息”並不是免費的午餐,購車者也要付出隱藏的代價。這些代價包括先期繳納的貸款手續費、驗車牌照費、保險費、出庫費等費用。
信用卡分期暗藏手續費
根據《2017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的數據,目前的汽車信貸,已經買車的用戶有35%的滲透率,其中新車用戶的信貸率高於二手車用戶。同時,將來打算買車的人,目前預測將達到59.7%。
《2017中國汽車金融年鑒》統計數據顯示,面對快速擴張的汽車金融市場,銀行信用卡中心利用精准營銷、大數據分析,發展汽車分期業務。2017年,中國銀行信用卡汽車分期業務交易量預計為72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 ,其中,一手車業務量預測將突破700億元。
隨著銀行和汽車品牌合作的不斷深入,信用卡分期購車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近日《証券日報》記者走訪汽車4S店發現,如果選擇貸款購車,信用卡分期是目前銷售人員最偏愛的推薦方式。
在北京市朝陽區某汽車品牌的4S店,本報記者在看好具體車型,談好最終價格為24.98萬元后,提出需要貸款購車,希望了解一下流程以及花費。銷售人員介紹道:“目前我們品牌與三家銀行有合作,選擇這三家銀行的信用卡分期可以享受零利息,首付最低30%,還款周期最長為3年。銀行有工作人員來我們門店給您辦理信用卡,以后這張信用卡專門用來還車貸。”
“零利息”聽起來很美,其實花費卻不止這些。在本報記者的追問下,上述4S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証券日報》記者:“您還需要在購車當天繳納一定的‘貸款手續費’,手續費根據車型不同也不相同,一般為貸款金額的1%-3%。您這款車型手續費為2000元。”
辦理了信用卡分期,繳納了“貸款手續費”是不是就沒有其他的花費?答案也是否定的。
本報記者提出需要銷售人員列出購車費用明細,銷售人員隨后給了記者一張清單,除了購置稅等國家規定必須繳納的費用外,明細中還包含了保險費、出庫費、銀行手續費等費用。
針對《証券日報》記者選定的車型,按照首付30%,分期3年計算,還需要支付約8000元保險費用,1000元出庫費,20983元銀行手續費等。按照這位銷售員的說法,出庫費以及第一年的保險費在4S店購買是業內的潛規則,20983元的手續費並不是交給4S店,而是交給銀行,1年需要支付貸款額的4%,選擇貸款3年,則需要支付貸款額的12%,並且需要在購車當天支付。
在另一家汽車品牌的4S店,在《証券日報》提出需要貸款購車時,銷售人員也表示:“我們和多家銀行有合作,貸款方式是信用卡分期,最多可貸3年,首付最低30%。”
與上一家4S店的銷售人員的表述基本一致,同樣是沒有利息。不過本報記者細問之后發現,購車者也是需要支付“貸款手續費”,並需要購買汽車裝飾等,算下來的花費也不低。
根據《証券日報》記者的走訪發現,目前辦理信用卡分期購車費率並不相同,總的來看,一般12期(一年)的分期費率在3%-5%之間,24期(二年)在4%-8%之間,36期(三年)在9%-12%之間。
車貸免息背后那些“坑”
日漸火爆的汽車金融市場,看上去很美的免息廣告,背后卻是貓膩很多,暗藏深坑。
據《証券日報》記者的調查,多家汽車品牌的“免息”購車,雖然表面上享受了無息的月供,但是先期繳納的貸款手續費、驗車牌照費、保險費、出庫費等費用已成為貸款購車的“隱形成本”。同時,還有部分汽車品牌要求原價購買整套汽車裝飾,而這些裝飾如果全款購車是可以享受優惠價的。
另有部分品牌的年末促銷活動,很多車型都有價格不等的減免優惠,但如果辦理信用卡分期購車,減免活動就不能參加了。換句話說,免息對於購車者來說不僅沒有優惠,反而可能提高了購車成本。
這些隱形費用,如果購車者不刨根問底的話,很少有銷售人員主動說明,購車者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忽視該內容,並導致在簽訂合同后處於不利位置。
除了上述貓膩外,目前所有信用卡分期付款形式都比較雷同:一般要求在第一個月支付全部手續費,后續每月等額支付月供,如果提前還款,已繳納的手續費服務費等不予退還,購車者需要慎重考慮,同時貨比三家,以免掉入信用卡免息這些“坑”。
同時,受去年刷卡手續費調整新規的影響,多家汽車4S店將0.6%的信用卡刷卡手續費轉嫁給了消費者,選擇信用卡支付定金或者首付的購車者需要提前咨詢清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