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北京城市副中心描繪和諧宜居精品城市新圖景

記者 楊學聰
2019年01月09日12:27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一盤棋”中,作為北京新兩翼之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舉一動都令世人矚目。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正式發布,同時公開的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共11條。這不僅標志著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邁出新的重要一步,七章72條的控規文本更通過對副中心建設提出具體要求,繪就了一幅和諧宜居的精品城市圖景。

  多彩風貌

  副中心未來將變成什麼樣?副中心36個街區內部是怎樣設置的?打開最全版規劃圖,河道、路網切割出的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街區,市政交通設施、家園中心,教育、文化、體育、養老助殘等設施一應俱全。

  城市副中心人均綠地面積將達到30平方米。京華風范、運河風韻、人文風採、時代風尚,這看似簡單的16個字描繪著城市副中心未來的城市風貌。

  到2035年,這裡將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競爭力、彰顯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這些鮮活的城市“名片”將使副中心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精品。

  談到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總規劃師施衛良表示:“建設城市副中心就是要緩解中心城區的城市病,同時避免副中心患上新的城市病。我們在城市交通、住房、公共設施、環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都作了系統謀劃和考慮。”

  副中心將嚴控人口、用地、建設規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00平方公裡左右。這裡將按照“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小汽車”的次序分配街道空間,將實現住房供需平衡、職住就近平衡。對於城市副中心控規批復強調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新時代精品城市的提法,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解讀,通過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准服務,努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設成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范。

  主副共興

  城市副中心控規批復提出要處理好與中心城區的關系,帶動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同時更好地加強對中心城區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實現以副輔主、主副共興。

  “北京中心城之外有一個副中心挺好。”在兩院院士吳良鏞和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吳唯佳眼中,城市副中心控規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首都功能提升的要求,也契合了通州的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特色。

  主副共興,聯通是前提。如今,“主”“副”之間的交通路網,正變得越來越便捷高效。預計2019年至2021年,將有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及17號線南段3條(段)銜接東西、聯通南北的軌道交通大動脈將北京中心城和城市副中心連接在一起。

  聯通之后是提升。城市副中心不是平地起新城,而是在原通州新城基礎上的優化提升。要在老城區做好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建設強度,保持老城區的風貌格局,構建均衡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充分挖潛老城區存量土地資源,優先補齊公共設施短板,使新老城區實現水網、綠網、路網內暢外聯、互聯互通,空間、功能、社會深度融合。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通州區實現了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范圍基本無違建。騰退后的空間建設綜合公園、綠地和口袋公園,城市綠肺大面積擴容。未來,通州產業結構將瞄准“高精尖”。國貿以東20公裡,一個全新的CBD——運河商務區正在大運河畔加速崛起。

  協同發展

  城市副中心控規批復提出,要堅持高質量發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業總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遷,建設國際化現代商務區﹔積極承接吸納中心城區創新資源,並加強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

  控規批復同時要求,發揮城市副中心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准、統一管控,促進協同發展。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及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向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延伸布局。

  城市副中心已經成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環。吳唯佳說:“通州在長安街延長線上,通州與廊坊北三縣協同發展也能夠促進北京和冀東地區的合作發展。”

  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視野下“一盤棋”謀劃,城市副中心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發揮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城市副中心將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承擔中試孵化、科技成果轉化、高端制造、配套服務等外溢功能,對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導適宜產業向廊坊北三縣地區轉移,促進本地就業,實現職住均衡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學聰)

(責編: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